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创新“育心育人”模式
东莞+-长安视窗 2025-06-20 11:49:49

■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坚持“育心育人”理念,构建了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通讯员 麦伟强摄

喜怒哀惧“话”心情,卡片传递“心”成长!6月12日,长安成才第二小学的心理互动区内,学生们正将心情卡片投入情绪盒里。这是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之一,通过打造专业化心理课程、创设多元化活动载体、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实现1-6年级3500多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00%全覆盖。

多维空间筑心港

6月12日下午,记者走进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心理长廊看到,心情魔法师区域设置了四个情绪盒,并用缤纷的色彩描绘了各种情绪状态。刘同学正将一张天蓝色的卡片小心翼翼地投入墙面上标着“喜”表情的情绪盒中。卡片上工整地写着:“今天老师表扬我在学习上有进步了呢!”

在活动室里,孩子们以团体形式快乐地开展坐地传球活动;心灵成长室里,孩子们或专注沙盘创作,或静心阅读绘画;在心灵驿站,心理老师正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这些精心设计的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温暖的心灵港湾。

近年来,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坚持“育心育人”理念,针对全校74个班级、3500多名学生构建了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心理互动游戏、朋辈互助、心理游园等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情绪表达的出口;专业的心理教师团队和科学的干预机制,则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屏障。

据了解,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遵循,建立了校长领导、分管副校长负责、心理老师牵头、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主体、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长安成才第二小学校长张常虎介绍,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并设有沙盘游戏区、放松区等功能区,工作日全天开放。

课程筑基活动赋能

“开设心理健康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心理老师潘小虹告诉记者,学校心理课程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核心主题。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绘画表达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课程。

“心理老师总能温柔地帮我解开心结,让我身心更愉悦。”学生刘芷晴说。学校每年5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包含手抄报比赛、心理游园会等特色活动。“我最喜欢游园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能释放压力,获得成就感。”学生张洛祎兴奋地说。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阳光心理社”,通过培养“心理小助手”,有序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

精准干预家校协同

长安成才第二小学还建立“定期普筛+动态关注”机制,使用专业量表对4-6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对筛查发现的需关注学生,实施分级管理。

学校积极推送“慧家长心语”,“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等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了解更好的育儿技巧。学校每学期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团辅等活动开展家长心理培训,内容涵盖亲子沟通、情绪管理等主题。“学校的心理健康讲座让我学会了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一位家长反馈说。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张常虎表示,未来,学校计划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借助镇心育空间平台,打造更具特色的心育品牌,为建设阳光校园持续发力。

共绘“心安长安”新蓝图

据了解,长安成才第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果是长安镇长期扎根心理健康教育沃土所结出的硕果。

据悉,长安镇创新打造“心育空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公益项目,以“心安长安新质生活”为理念,通过“心安长乐”(师生赋能)、“心安家庭”(家长支持)、“心安园丁”(教师成长)、“心安家园”(社区守护)四大主题项目,为全镇师生家长构建安心成长环境。项目组建了由心理教师、咨询师、社工组成的“心安心理志愿服务队”,在综治、妇联等部门协同下,深入校园、家庭和社区开展服务。

心育空间已成为长安镇实现校家社协同、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核心平台。该平台通过顶层设计、名师引领、本土团队培育,提升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未来,长安镇将持续深化“心安长安”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打造更具品质的教育新生态。

文字:刘志斌 通讯员 许楚翘 莫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