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桥头专职安全员在对一处分租式厂房进行例行巡查时,敏锐察觉一处往常空置的厂房区域人员出入异常。职业敏感驱使他们立即深入探查,眼前景象触目惊心:大量废旧锂电池在厂房内杂乱堆放,部分甚至紧挨易燃纸皮;现场作业的工人们毫无专业防护装备,徒手进行电池拆解作业;环视四周,消防设施形同虚设,电路未做防爆处理。简陋的环境、混乱的操作与高危物料并存,整个现场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面对这一重大险情,安全员当场叫停了所有拆解作业,并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得知情况后,桥头应急管理分局联合镇消防大队、市场监管分局及属地村委会立即赶赴现场。经核查,该企业完全不具备锂电池拆解的相关资质与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检查人员责令涉事企业限期搬离所有设备、电池及物料,彻底消除现场隐患。目前,该企业已如期完成搬离,这颗威胁群众安全的“隐形炸弹”被彻底清除。检查人员现场对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明确指出其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及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对分租式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法规培训,强调厂房租赁资质审核责任,严禁将厂房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无合法证照的单位和个人,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重大安全风险。
为何废旧电池堪称“隐形炸弹”?其风险远超想象:
·废旧锂电池电解液含氟化物等有毒物质,燃烧时会释放剧毒烟气(如氟化氢),对人员疏散和救援构成极大威胁。
·废旧锂电池本身风险极高,更容易发生内部故障引发热失控,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和可燃气体,引发剧烈燃烧甚至爆炸。锂电池在车间内随意堆放,极易因挤压、碰撞导致内部短路,进而起火爆炸。
·该企业设置在分租式厂房内,一旦发生事故,火势和有毒烟气将迅速蔓延,严重殃及毗邻企业;
·车间基础设施严重缺失——消防不足、电路未做防爆处理,一旦发生火情,基本不具备初期遏制和扑救能力,极易酿成灾难性后果。
这起案例也为工业园区、分租式厂房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工业园区、分租式厂房的业主及物业管理方必须严把准入关,抓好“园八条”的各项工作落实,共同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