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曾是军中翘楚,在抗洪抢险、亚运安保等重大任务中淬炼成钢;他更是应急尖兵,以数字化改革破局、用体系化建设筑基,织就常平安全生产防护网。他是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常平分局应急救援股负责人秦二旺,肩负辖区各类应急救援工作重任,作为一位“老安全”,从军旅到应急,始终扎根一线,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奉献自己的全部心力。
党建引领筑基锻造应急铁军
面对常平镇常住人口超50万、工贸企业超8000家的复杂局面,秦二旺深知与其“单兵突进”,不如“体系作战”。作为基层党组织先锋,他创新构建“专业队+志愿队+片区机动队”三级应急体系,整合16支专业救援队、32支社区志愿队,打造出覆盖全镇的“15分钟应急响应圈”。通过“片区专职安全员+企业安全主管”双轨联动机制,推动应急演练覆盖率达100%,让安全意识扎根企业生产一线。
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教练员:每季度组织医疗急救、指挥部搭建等专项培训,带领“东江应急救援队”完成标准化建设,使这支社会力量成长为省级示范队伍。2023年常平应急管理分局被市应急管理局评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优秀分局”,当年秦二旺被评为“常平镇基层模范党员”。2025年1月份,省应急管理厅调研组来常平镇调研,对常平镇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数字赋能破局智绘安全蓝图
面对信息化浪潮,秦二旺这位应急“新兵”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力。他主导完成“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广东省应急管理值班值守系统”“智慧应急平台”“华为会议系统”“小鱼单兵”等六大系统的本地化改造,带领团队深入32个村(社区),历时半年完成5000余条应急资源数据归集,构建起“一图统揽、一键调度”的智慧应急平台。在“防储处”三位一体平台建设中提出的17项优化建议,推动系统迭代升级,使常平成为全市应急数字化改革标杆。2024年秦二旺更是被市应急管理局评为“基层应急管理业务攻坚标兵”。
“科技是翅膀,制度是根基。”秦二旺创新建立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处置”全链条机制,在2024年“五一”暴雨红色预警期间经受实战检验:依托平台实时调度,常平应急管理分局应急救援股连续奋战96小时,成功转移被困群众32人,实现“零伤亡、零事故”。

实战淬炼真功织密防护网络
“预案不是纸面文章,是生死关头的行动指南。”秦二旺主导编制的10余类应急预案中,《桥梓村“一页纸”预案》被省应急管理厅作为基层模板推广。他推动建立的“企业自查、片区互查、专家督查”三级隐患排查体系,使全镇事故数连续两年大幅下降:2023年同比下降20%,2024年再降50%,用数据诠释了“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在森林防灭火领域,他打造“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护网:推动建成3280米消防管网、3座中继水池,组建镇村两级扑火队40支,带领队伍在市级技能比武中连创佳绩。2023年成功处置旗岭公园初期火情,验证了“打早打小”战术的有效性。

向险而行践诺永葆军人本色
从军旅到地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冲锋姿态。2023年特大暴雨夜,他带领东江救援队驾驶冲锋舟突破急流,救出被困老人。2024年汛期复盘会上,他提出“三色预警、四级响应”机制,为应对极端天气做好万全准备。在应急值守的2000多个日夜,办公桌上的泡面盒见证着这位“守夜人”的坚守:“群众安睡时,就是我们最清醒的时刻。”
如今,他正在全力以赴应对2025年汛期,带领团队完善“智慧三防”系统,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小概率、高风险”难题。这位曾经的军中“砺剑”尖兵,正在应急管理新战场续写守护平安的壮丽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