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渗透率正式突破50%。新能源汽车繁荣背后,亦暗藏挑战,催生“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维修、电池回收等新需求。而技术人才短缺、标准化缺失成为行业痛点。
莞企海棋集团(全称“广东海棋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瞄准行业痛点,布局汽车后市场,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人才孵化培养和备品备件供应链管理的闭环生态系统,构建以东莞为中心辐射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服务体系。
开拓新能源蓝海市场
广东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第一大省,2024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万辆,保有量约400万辆。放眼全国,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9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5%。
由于“汽车+IT+通信”复合结构,新能源汽车售后面临不敢修、不会修等短板,需要更全面的维修能力。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预测,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保养等专业维修人员人才缺口每年将达到10万人,全国总缺口100多万人。
针对行业短板和痛点,海棋集团贯通“资源”“渠道”“服务”三大核心竞争力,打造一个集开放、聚核、协同的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循环生态系统,将联合国内主流品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整合配件供应商,建立“海棋”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品牌。

公司董事长刘绍强介绍,海棋集团是东莞市第一家专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和人才孵化的、并以建立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为核心的服务型民营科技企业。公司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为主要业务方向,打造集新能源汽车专修、人才培养、备品备件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科技型服务集团。
“我们主要包括三电维修、人才培养、二手车交易平台等业务板块。”海棋集团执行董事李宝珍介绍,公司创新构建产教融合培训体系,以“联合办学、师资共享、场地互用、教具研发、知识产权合作”五大核心模块为支柱,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生态闭环。通过这五大核心模块,构建标准化、可复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技术断层与就业结构性矛盾。
构建辐射全国汽修服务体系
日前,海棋集团举行战略发布仪式,与深圳俊峰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南城众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汽车服务企业签署协议,共同提升区域汽车后市场服务水平。此外,海棋集团还与平安财险东莞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汽车服务+保险”的创新模式,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链。

活动现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海棋集团颁发“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牌匾。据介绍,自2022年合作以来,双方实现师资互派、技术共享等。未来将共同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我们将以东莞为中心,逐步建立起走进大湾区、走向华南区、辐射全中国的新能源汽修服务体系。”海棋集团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城市直营旗舰店+城市钣金服务中心+区域服务合作店,打造服务分层体系,构建“服务下沉+快速响应+专业规模化”的服务能力。同时,面向学校学生、传统汽修从业者提供三电维修技能技能培训和新技术专场培训,定期举办海棋集团汽车维修技术研修班。
海棋的新能源汽车专修培训学校课程从实践出发,为学员们提供的技术培训涵盖了市面上全系纯电动力的品牌车型,开创“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即理论学习+基地实训+维修实践,让学员为解决实际维修难题而学习,从理论到实操能力的系统性提升。公司还将联合广东省内多所高职院校,就新能源汽修版块进行联合办学,打造实训基地和对接岗前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