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经复查确认,东莞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也是东莞连续六届获得这一称号。此外,东莞多个镇村、单位、家庭、学校获得或继续保留“全国文明”荣誉。

近年来,东莞聚焦主体培育,以提升市民现代文明素养为要点,让“全民文明”成色更足;坚持因地制宜,以覆盖城乡大规模本外人口为重点,让“全民文明”底座更实;创新场景营造,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期待为触点,让“全民文明”活力更强;激发情感共鸣,以凝聚城市精神和家园意识为亮点,让“全民文明”动能更足。
东莞聚焦主体培育,以提升市民现代文明素养为要点,让“全民文明”成色更足。东莞于2023年5月1日制定《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治方式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双提升。围绕文明交通、文明养宠、文明旅游等主题开展“两月一主题”宣传引导活动,持续提升市民文明法治意识和文明守法自觉。开展市民现代文明素养建设研究并构建评价体系和工作体系,定期开展城市文明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并推动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通过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提升,有效助力“百千万工程”在我市落地落实。
东莞坚持因地制宜,以覆盖城乡大规模本外人口为重点,让“全民文明”底座更实。立足全市非户籍人口超七成的工作实际,创新开展“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以企业员工和出租屋租住人员为重点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城市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切身融入城市发展,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围绕“文明共享”主题,成立“企业文明联盟”,着力做好城市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文明实践、文化滋养、生活关爱等工作,以新思想引领城市大规模流动人口由农民向市民、向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力量全面转化。
东莞创新场景营造,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期待为触点,让“全民文明”活力更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近2000个,全市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获评省级示范中心(站),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获评广东省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2021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激发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活力。
东莞激发情感共鸣,以凝聚城市精神和家园意识为亮点,让“全民文明”动能更足。持续擦亮“友善东莞”品牌,策划实施“城市之光”致敬传播项目,大力弘扬以散裂中子源科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以优秀东莞民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以东莞技工为代表的劳动精神。围绕“一座城46年2亿人”,组织开展“寻找2亿分之一”主题活动,以城之名致敬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和平凡建设者,积极营造“把异乡建设成故乡”的浓厚氛围,有力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家园意识和对城市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相关链接】
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东莞市茶山镇超朗村、东莞市石排镇埔心村、东莞市横沥镇隔坑村、东莞市东坑镇黄屋村、东莞市麻涌镇麻三村
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东莞市黄江医院、太平海关、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寮步镇横坑社区、东莞市公安局横沥分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东莞长安海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名单:
熊兴东家庭
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东莞市石碣镇、东莞市茶山镇、东莞市横沥镇、东莞市桥头镇、东莞市东坑镇、东莞市常平镇、东莞市大朗镇、东莞市清溪镇、东莞市麻涌镇、东莞市高埗镇、东莞市石碣镇桔洲村、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东莞市清溪镇土桥村、东莞市凤岗镇雁田村、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东莞市大朗镇巷头社区、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东莞市气象局、东莞图书馆、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凤岗海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东莞海关、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朗分局、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东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家庭名单:
黄凤贤家庭、淡小平家庭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