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住在麻涌镇碧桂园信鸿嘉誉小区的居民发现,早高峰开车出行时,不再像以往那般拥堵了。
原来,在麻涌镇平安法治办的统筹下,该小区共建议事会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早高峰出行难”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力量,充分运用科技赋能技术,有效解决拥堵问题,居民对治堵工作满意度提高了一倍多。
【治理前】早高峰车辆平均滞留时长达15分钟
麻涌镇碧桂园信鸿嘉誉小区的早高峰出行有多堵?
小区共建议事会在开展治堵时运用时空定位法,专门进行过“诊断”。他们连续5个工作日进行定点观测,发现早上7:00至8:00是拥堵峰值期,车辆滞留时长平均达15分钟/辆。
究竟为什么会这么堵?
他们运用热力分析技术手段,绘制了“居民出行热力图”,发现送孩子上学的车流与通勤车流,在幼儿园入口形成交叉冲突点,日均交会量达300车次。
而这并不是拥堵的唯一原因。
小区共建议事会联合交警部门开展道路承载力评估后发现,因为车辆违停,道路的实际通行率仅为设计值的62%。
【治理中】建立“四维协同”治理体系
经过多方“会诊”,早高峰拥堵的原因找到了。该怎么进行系统治理?
据麻涌镇平安法治办介绍,此次通过建立“四维协同”治理体系,系统破解了拥堵难题。
在执法维度,交警部门推行“潮汐勤务”模式,早高峰部署3名警力开展违停动态整治,同步实施智能信号配时系统,通行效率提升40%.
在规划维度,交通部门在周边道路设置限时停车位56个,通过错时共享机制提高泊位周转率。
在管理维度,小区物业实行“三色预警”疏导机制,根据车流量启动分级响应,配备6名专职疏导员。同时,开发“无感通行”缴费系统,小区道闸通行速度提升至2秒/车。
在共治维度,当地的东太村组建“银龄劝导队”,发动12名老党员开展文明停车宣传,协同幼儿园实施“错峰15分钟”接送制度,分流率达35%。
【治理后】居民对治堵工作满意度翻倍
打出一套治堵“组合拳”,小区的早高峰出行难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第三方机构进行的首轮测评显示,居民对治堵工作满意度达86.7%,较整治前提升41个百分点。居民满意度实现翻倍。
麻涌镇平安法治办介绍,为确保治理长效化,在此次整治过程中,制定了《治堵任务分解表》,明确各有关部门责任,并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推进机制。为更好地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设置了“码上提意见”线上平台,采纳了“优化幼儿园接送路线”等建议。同时,通过“早晚问候岗”收集居民情绪指数,及时化解苗头性矛盾,并在小区出入口设置电子公示屏,动态更新违停整治数据、工程进度等信息。
“党建引领是关键,数据赋能是支撑,群众参与是基础。”麻涌镇平安法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小区党支部牵头搭建的共建议事平台,有效整合了行政资源与社会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热力分析、智能配时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了精准施策,提升了治理效能。而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激发了群众的参与度,也确保治理措施接地气、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