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荔枝季·我与荔枝的故事”专场宣讲活动在中国“荔乡”茂名举行,10名宣讲员不仅分享了有趣的荔枝故事、动人的创业经历,更向四方宾客发出热情邀约。其中,来自东莞的马锞、蔡建权讲述了“土特产”闯出“大市场”的甜蜜密码。
科研人员接力选育优质荔枝品种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非广东独有,却是广东最盛。自5月开始,广东荔枝季正式开启。这些岭南佳果,不仅是年产值超百亿的富民支柱,也助力着“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高端荔枝出东莞。其中,东莞特有的冰荔,就是荔枝界的“网红”品种。
甜蜜的荔枝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锞讲述了两代科技工作者持续攻关选育优质荔枝品种的故事。从一开始寥寥数颗果,到如今成为全国知名的高端荔枝代表,东莞“冰荔”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20世纪90年代,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一棵不起眼的树上,发现有几颗荔枝颜色特别红,味道也不错,于是采集接穗嫁接在其他树上,开始了研究。这就是早期的冰荔树,但因坐果率低,一直难以推广。
为提升产量,2009年起,马锞和同事一起反复实验,坚持到第6个年头,他们发现,当花穗长到8厘米至10厘米时,通过药剂处理能有效提升坐果率。受益于这项技术,冰荔推广走上了“快车道”。
东莞荔枝因色、香、味俱全,“食之令人畅然意满”,被誉为“岭南第一品”,主要品种有桂味、糯米糍、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妃子笑、莞香荔等。近年来,东莞依托国家、省市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加强选育优质荔枝品种,大力推广高接换种,持续优化东莞荔枝品种结构,提高高端品种占比,全市优质品种超过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以上。

近年来,广东省重点推广的10大荔枝新品种中,冰荔、观音绿、岭丰糯、唐夏红等4种由东莞选育,构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莞荔天团”区域农产品IP。广东荔枝十大荔枝种植匠中,东莞占2席。民间广为流传“高端荔枝出东莞”的说法,当代著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也公开称赞:“尝遍岭南各地的荔枝,还是东莞荔枝最好吃”。
如今,东莞荔枝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东莞荔枝种植系统2020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2024年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正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6年来,我一直从事荔枝研究和推广工作,荔枝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育更多优质荔枝品种、研发更省力高效的栽培技术,让果农丰产、增收,是我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马锞在宣讲中还诚挚邀请大家到东莞,共赴一场荔枝之约,品尝甜蜜的“莞荔”。
两代荔农在传承中创新打造智慧荔园
从家喻户晓的岭南特产到如今的百亿产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荔枝产业,他们倾注了智慧和心血,努力让这份岭南甜蜜传递给更多人。
“小荔枝”背后是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在产业革新的浪潮中,“新农人”带着荔枝闯世界,书写着新生代年轻人的“荔香情长”。
在宣讲会上,东莞壹浩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权深情地回忆父子两代人种植荔枝的流金岁月。
“当我劝年迈的父亲别再管那些荔枝树时,他说‘我不管谁管’,我的心一下被击中了。”因被父亲点燃了热情,蔡建权开启了农业创业之路,创建壹浩品牌,培育观音绿荔枝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新时代荔农,蔡建权致力于借助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荔枝果园。他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水肥系统安装工程队、嫁接服务队、果园管理服务队、无人机服务队,开启水、肥、药一体化管理……在科技助力下,创新的空气搅拌技术改变了传统人工拌药的低效模式,搅拌效率提高80%;水肥一体化系统只需打开开关,就能让每棵树都“喝”到精准配比的营养液,平均增产30%。
如今,蔡建权带着团队管理上千亩的荔园,他们还在果园建设了智能检测小站、田间冷库,帮助农户提前掌握荔枝农药残留成分和含量,在采摘前进行自主检测,保障荔枝质量,擦亮东莞荔枝品牌,携手周边荔农从“卖荔枝”到“卖品牌”,成了东莞名副其实的智慧荔园。
“智慧为犁,创新为种,努力开启荔枝产业新篇章。”蔡建权说,要以实际行动写好“甜蜜经济”新篇章,不断推动广东荔枝从“走出去”到“走上去”,以荔枝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