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招生|如何助力学生多元高质量升学?嘉荣外国语学校"招生天团"亲授秘籍
东莞+ 2025-05-19 11:14:03

2025年东莞中考志愿填报的时间越来越近,考生和家长们的心也愈发紧绷。

在东莞教育版图中,有这样一所备受瞩目的学校——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它不仅以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前沿的教育模式脱颖而出,更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多元的培养路径,成为众多考生心中的理想选择。

5月17日,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助力中考·学在东莞”2025年东莞中考志愿填报指导直播活动中,嘉荣外国语学校执行总校长易志军,嘉荣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李冬梅受邀化身“招生官”,做客直播间,分享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并为考生和家长们带来了最全面、最权威的招生信息。

本次招生访谈直播点击量累计约100万人次,收获了无数点赞。家长和学生们纷纷在直播间留言咨询,学校招生老师在直播间回复留言和疑惑进行互动回应。如果你错过了这场招生直播访谈,也不用怕,大家还可以上东莞招考通回看。

扫一扫二维码,可回看

【学校简介】

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是由广东嘉荣集团投资兴办的第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品质、国际化新型民办学校。学校聚焦未来教育改革,以“国际化的中国教育”为办学方向,以四大深度学习中心、八大个性发展学院为重要载体,以特级教师团队办学、小班化教育、“英语+”外语特色、十二年链式课程体系等为办学特色,竭力为莞邑大地提供高品质教育,以“六大特质、八大能力”为培养目标,培育能“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人。

嘉外高中致力于办高于分数的教育,既关注分数又高于分数。既关注升学,更关注综合素养,更关注分数之上的东西:关注当下也着眼未来。孩子在嘉外读高中,得到的不只是高分数,更是分数之外的全面发展。

【招生官打call】

李校:嘉外高中,致力于办高于分数的教育。我在高中部等你!

易校:ComeHere,BrightenFuture!来这里,未来可期!

【直播互动精选】

问题1:嘉外这两年非常受关注和认可,大家都很看好嘉外。关于报考嘉外,能否给家长及同学们一些建议?

李冬梅:确实,嘉外这几年的社会口碑非常好,而且生源一届比一届好,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至于能不能考上嘉外,也就是今年的录取线可能是多少,我建议有两个因素需要关注和考虑的:一是招生计划。嘉外今年高一的招生计划是900人,这个招生计划是非常大的;二是整体的中考大环境。今年与以往有一定的差别,首先是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其次是公办学校大面积扩招。

我想,这两个因素应该会导致嘉外的分数线较去年有所下降。所以,如果在试卷难度与去年相当的情况下,根据以往的录取线推测,今年的自费线,我预计,600分以上的同学,应该问题不大,建议第一志愿填报,会相对稳妥一些。当然,最终还是要以市教育局划定的招生录取线为准。

问题2:嘉外给社会及广大家长朋友们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不吝成本地从全国各地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教师。大家也都很感兴趣,今年这一届高一的师资具体情况如何?

易志军:师资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嘉外最突出的特点和最大的底气。我想大部分家长不仅仅关注学校的整体师资情况,更关注的一定是具体教我的孩子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嘉外新一届高一的师资队伍我们已经选定好了,我在这里也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届师资的几个特点:

首先,我们的选拔条件非常严苛。因为学校的工资有很明显的优势,来应聘的老师很多,所以,我们的每一次招聘会都是百里挑一的。今年新一届高一,我们除了从即将毕业的高三师资中选配了一些特别突出的老师外,也再次从全国各地补充了一些全国名师。就像我们的生源一届比一届强一样,我们的师资也一届比一届搭配得更强、更合理。

其次,这一届高一的老师中,来自高考名校的老师特别多。团队中部分成员在省内老牌民办学校有着超过20至30年的从教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教学经验,例如从省内塔尖学校朝阳实验学校来的名师就有10多个。还有老师在国家级示范高中、北大校长实名制推荐学校、清华领军计划学校任职超过20年。

他们多年专攻清北班教学工作,常年把关高三,多年担任班主任,常年投身高考阅卷工作……是一批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组长的教育精英团队。

第三,他们的教学成就显著。我们新一届高一的老师,曾经培育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他们的学生中,有广东省文科状元,有广东省理科总分第3名,他们中有人一年就带出6名清北学生,有的人每年都能培养1-5人考上清北。据统计,他们中33%的人培养过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

同时,这些老师热爱学生,耐心细致,善于分层教学,个性化指导,使得学生能够高进优出,低进高出,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

总的来说,这届高一师资,比前两届的师资还要强:教学强!资历深!成果多!完全可以让家长放心。

问题3:高中的校风、学风是非常关键的,这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嘉外高中的管理是怎样的?

李冬梅:好的,我从教学、德育、家校共建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说教学,我想先强调一点:我们嘉外既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位学生进入北大,三位学生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我们也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通过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有非常严格的教学流程和质量控制,在教学评一体化上下功夫。例如,我们备课管理上,采取的是“两备两研”:也就是,上课前,所有学科的每一节课都是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打磨;然后每位老师再结合班级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份教案都是在集体的智慧上形成的,保证了整体教学水平;课堂上,我们要求老师对每一节的教学效果进行当堂测试;课后辅导方面,我们将一对一辅导常态化、制度化。

其次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嘉外,我们实施的是“制度管理、目标导向和弹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目标管理促进学生走向自我管理。例如,在课余时间管理上,学校首先对作息时间、课堂学习时间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我们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规划用餐、自习、运动、阅读、社团活动的时间;又例如大家特别关心的手机管理,在嘉外,我们制度上是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的,但也有弹性的空间,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带到学校由老师保管,需要时再领用。

第三是家校沟通方面。在这方面我们秉持的原则是“全员覆盖、全程沟通”。例如我们实施的“家校沟通五个一”,①每天一次行政接访日;②每周一张家校联系单;③每周一次膳食委员会餐厅体验;④每学期一次校园开放日;⑤每一次考试后的电话或当面沟通反馈、分析成绩。

问题4:嘉外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部门,叫做——生涯规划中心,能够帮助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找到最适合的升学路径。能不能再具体讲讲,这个生涯规划中心,是如何帮助学生规划升学的?

易志军:高中三年是人生关键,生涯规划的前端,可能就是升学的规划。然而,怎样按照新高考要求进行“3+1+2”选科?不同的选科组合能对应哪些大学的哪些专业?如何能保证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擅长的学科与高校的专业组合、个人的职业愿景一致?不同大学的专业覆盖率是怎样的?……我做过调研,关于这些问题,一大部分家长、学生几乎是完全不清楚的,甚至有很多高中的老师都不是很清楚。而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肯定会影响升学,所以我们就成立了这个生涯规划中心,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优的规划,升入最理想的大学。这也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按照时间的先后,我们的生涯规划中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认识自我:我们会通过对学生的性格、心理、学习力、职业兴趣等方面进行专业测评,并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针对测评报告进行一对一的解读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认识自我。

二是了解社会:我们会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大学专业了解、生涯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高校专业和高中选科的关系。

三是“一人一方案”:我们会引导学生,根据对自我认识,对高校专业、职业情况等外部的认识,结合家庭背景、资源优势、发展意愿等因素共同商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例如刚刚结束的澳门四校联考放榜,嘉外16名学生参加考试,全部被录取,其中8人被澳门大学录取,等于一半的同学录取了985高校。就在今天,我们也组织了港澳台生参加全国联考。还有前段时间结束的美术特长生专业高考,嘉外各项指标都位列全市首位。

总之,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都会量身定制不同的升学方案。可以说,今年招收的900名学生,就会形成900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高中的选科策略以及高中三年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学习力提升计划。

四是方案的执行。高中三年中,我们会根据方案进行师资的定制化匹配,也会进行常态化的学科辅导,还会在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估和适时调整。高三时,还会帮助每一位学生,根据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大学的申请和志愿的填报。

总之,生涯规划中心的使命,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最优的成长和升学路径,从而规划更美好的人生。这可能是嘉外与其他高中最大的不同,真正做到了根据每一个学生来规划培养方案。如果规划得好,哪怕高考只有400多分,也完全有可能考入重点本科院校。

问题5:很多家长朋友都特别担心,民办学校师资的稳定性?关于这个问题,能否说说嘉外的情况。

李冬梅:确实,师资的稳定性对很多民办学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管理层频繁变动、师资流动性特别大的情况,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嘉外,却恰恰相反。

首先是学校管理层的稳定。造成民办学校管理层变动的原因,往往是投资人过于干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而在嘉外,校董会对学校管理者是充分地尊重、充分地信任、充分地放手,真正让专业的人放开手脚做专业的事。

第二是教师队伍的稳定。稳定教师队伍,首先需要的是绝对优势的待遇,这一点嘉外是非常明显的,从嘉外的招聘启事就能发现;其次专业发展,嘉外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些学术地位极高的名师,他们为科组的同事制定了非常科学的、阶梯性的专业发展规划,确保了每一位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得到快速的专业成长;

第三是人文关怀,包括衣食住行、子女教育、身心关怀等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甚至连家属就业、个人购房等,学校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四是团队精神文化,在嘉外,我们所倡导的五种精神,可以说是深入到每一个老师心中;我们所提出的嘉外品质,成为了每一个老师的行为准则。这里的每一个老师,对待嘉外的工作,不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而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事业。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实习生 韩丽萍 图片:记者 黄智谦 部分学校提供 视频:记者 黄智谦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