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关税政策频繁调整、贸易环境波谲云诡的背景下,今年4月,东莞外贸迸发出强劲活力,市贸促会原产地证签发量实现重大突破。当月共签发原产地证19450份,同比激增77.8%,环比3月增长23.6%,创下历年单月最高纪录,凸显东莞外贸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中,积极运用原产地规则,稳健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
原产地证是货物的“国籍”证明,是进口国对货物确定税率待遇、进行贸易统计、实行数量限制和控制从特定国家进口的重要依据。凭借原产地证,企业能享受自贸协定带来的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4月以来,在严峻的关税形势下,东莞外贸企业积极应对,通过优化供应链、开拓新兴市场等方式,努力降低关税成本,保持国际市场竞争力。从数据来看,1-4月市贸促会原产地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累计签发原产地证60936份,同比增长69.4%。细分证书类型,一般原产地证书签发19323份,同比增长25.6%,签证金额达4.49亿美元;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41613份,同比大幅增长107.7%,签证金额约7.7亿美元。其中,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1964份,同比增长70%,签证金额约0.56亿美元,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
深入分析优惠原产地证书分布情况,在自贸协定覆盖区域方面,中国-韩国、中国-东盟和中国-澳大利亚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量位列前三,分别占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总量的38%、31%和14%;从目的国分布来看,韩国、澳大利亚和越南是东莞外贸主要市场,对应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占比分别达45%、14%和9%;聚焦商品类别,“塑料及其制品”“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三类商品的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占比最高,分别为13%、9%和8%。
面对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中诸多不确定因素,东莞相关部门建议外贸企业充分挖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政策红利,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在全球贸易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企业也应积极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对单一市场和产品的依赖,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