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值达千亿,
珠海这份“蓝色成绩单”太亮眼!
5月15日下午,珠海召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熊翔、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郭沐阳、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分别介绍珠海打造“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进展及海洋经济发展成果,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市新闻办副主任李丹媛主持。
近年来,珠海围绕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目标,不断深化海洋管理领域改革、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增长动能持续积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占全市GDP的22.3%,海洋经济贡献率26.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蓝色动能”。
创新体制机制
激活“蓝色引擎”
近年来,珠海大胆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市海洋发展集团,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并新组建市海洋发展局,形成“三海联动”新格局,为珠海经略海洋凝聚了强大力量。
具体而言,市海洋发展局积极推动我市入选全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打造“3+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市海洋发展集团耕海牧渔,“格盛1号”“伶仃牧场”系列等一批海洋深远海养殖装备先后下水;万山区加强陆海统筹,以海岛旅游带动和美海岛建设。

▲“格盛1号”(资料图)。李建束/摄
同时,我市通过出台《珠海经济特区海钓安全管理规定》等涉海法规,启动《珠海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强化法治引领,助力海洋事业发展。
我市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国家海洋试验场、"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海洋产业升级步伐显著加快;在海洋新能源领域,成立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在金融领域,设立珠三角首家海洋支行,2024年涉海贷款超665亿元。目前,全市涉海发明专利达700件,海洋科技平台增至35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140家,海洋科技创新活力涌动,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壮大“蓝色粮仓”
打造渔业新模式
我市不断完善耕海牧渔产业链,“格盛1号”“伶仃牧场”系列桁架式养殖网箱等一批深远海养殖装备近年来陆续下水投产,推动珠海海洋牧场装备技术走向全国。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海域养殖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97%;2025年一季度渔业实现开门红,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约10.22万吨,同比增长6.4%,产量增速居全省前三。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海水养殖水体规模达到116.5万立方米,不断夯实“蓝色粮仓”。

▲李建束/摄
珠海正积极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珠海范式”,为全国提供示范。苏庆龙介绍,该模式以1平方公里为单元科学规划养殖空间,通过立体养殖和智能管理提升效益,显著降低企业用海成本,同时带动渔民参与共享发展成果。目前已在隘洲岛开展示范项目,试养东星斑等高价值品种,未来计划将这一成功模式向全国推广。
强化资源保障
构建人海和谐新篇
如今,涉海企业能够在珠海体验“拎包入住”式用海服务,这得益于珠海大力推广的“标准海供应”模式。2024年至今年1季度,全市项目用海获批48宗,用海面积达4142.69公顷。
在生态保护方面,去年我市完成4.54公里海岸线整治,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达14.86%,恢复红树林等滨海湿地600多公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占比77.7%。在环境提升上,建成城市阳台四期、绿美广东金银湾海边绿化提升项目等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城市亲海空间。

万山区在"和美海岛"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郭沐阳介绍,目前东澳岛、外伶仃岛等4个海岛已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三角岛湖泊整治成为全省生态修复范例,桂山镇"平改坡"改造大幅提升海岛风貌,颜值不断提升。今年五一假期万山区旅游收入增长117%,高端酒店入住率达99%。同时,万山区充分发挥海岛优势,盘活闲置资产带动村集体增收,改善海岛教育医疗条件,切实增强岛民幸福感、获得感。
接下来,珠海将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能级量级,加快建设协同港澳、辐射珠西的海洋经济新高地,统筹陆海联动发展,统筹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推动陆海产业交互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断优化“三海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国家海洋试验场(珠海)、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珠海基地、北理工(珠海)海洋学域4大平台优势,聚力推动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珠海将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力,包括重点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培育大湾区跨境旅游新品牌,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加速突破海洋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技术,继续做大做强“蓝色粮仓”,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健全海洋灾害防治体系,强化海洋综合执法监管等。

▲“湾区伶仃”号效果图。
“海洋是珠海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本土优势。”熊翔表示,珠海将坚定不移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努力打造成为“海上新广东”主舞台。
今天的珠海,
正以“三海联动”机制为舵,
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帆,
向着打造成为全国沿海地区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珠海样板”的目标全速航行!
文/珠海发布 张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