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年度施工图”出炉!
东莞+ 2025-05-16 15:34:4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高质量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近日,《2025年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工作要点》正式印发。这份凝聚着绿色发展智慧的规划,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市委高质量发展目标,从森林质量提升到城乡生态建设,勾勒出东莞生态宜居的崭新图景。接下来,一起看看这份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年度施工图”!

今年,东莞将围绕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绿美城乡、高水平推进绿美保护地提升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

稳步提升森林质量

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29万亩以上,其中林分优化1万亩、新造林抚育1.82万亩、森林抚育1.47万亩,种植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80万株以上。

建设生态宜居绿美城乡

建设1个森林城镇、4个森林乡村、2个绿美古树乡村及2个绿美红色乡村,全市乡村绿化植树不少于25.19万株。新增城镇绿化面积102.5公顷,打造180个口袋公园,完成1000个“绿美小园”、1000个“绿美商铺”、600条“绿美巷道”建设。

高水平推进绿美保护地提升

推动2个绿美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新增22km森林步道。完善4个郊野公园基本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东莞植物园特色专类园的植物收集与保育项目,并开展红树林营造保护修复。

推进绿美通道建设

制定完成162公里绿美通道方案,提升主要高速公路、主要铁路两侧一公里范围内森林质量面积,提升重点道路绿化品质,争取2025年完成不少于60公里碧道。

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活化利用

规范开展定期巡查、日常管护及专业养护,挽救复壮古树不少于18株,并建设古树公园。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持续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系列活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不少于500场,建设1个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营造5片主题林,开展公众开放类植树项目10场。

加强种苗生产供应保障

加强2个省级保障性苗圃的建设管理,逐步提高珍贵用材树种的培育、推广力度,确保2025年林分优化种苗高质量出圃的基础上,做好2026年及2027年林分优化项目苗木采购及培育工作,确保苗木数量充足、质优价稳。

发挥绿美广东综合效益

推动清溪镇、茶山镇、黄江镇、樟木头林场的4个示范点建设工作,推荐1-2家自然教育机构申报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和省级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

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治理水平

贯彻落实《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探索解决林权证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推进薇甘菊防治防控工作,落实互花米草监测普查。深入开展绿美对接服务,落实12个对接服务组分片挂点负责制。

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做好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考核和督查。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45万亩,其中林分优化约7274亩、新造林抚育7200亩,种植红锥、火力楠、土沉香等各类乡土阔叶树种约56万株,共开展造林绿化、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义务植树活动727场。

文字:记者 莫凤英 图片:东莞市林业局提供 编辑:李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