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清晨,阳光倾洒在东莞的土地上,给这座“世界工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东莞南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容波站在公司门口,望着眼前一片繁忙的景象,满心欢喜地掏出手机,拍下了公司大门口货车排队出货的小视频,发在朋友圈并配文:“今天的太阳格外耀眼。”
这份喜悦的背后,是前一天发布的一则重大利好消息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南新公司出货忙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双边关税水平大幅降低。声明一经发布,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迅速作出积极反应。多家东莞外贸企业对东莞日报记者表示,关税降低次日货量激增50%,美国客户主动联系恢复发货,京东等平台抛出内销橄榄枝,外贸人感慨“终于等到春暖花开”,“世界工厂”活力重启。
“小伙伴们,准备好货,赶紧发货了!”5月12日一大早,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的当天,联宇集团副总裁樊刚在他的个人视频号“跨境老樊”发布视频时兴奋地说。该视频成功收获了一波流量,更夯实了樊刚作为跨境物流界“网红”的美誉。

“世界工厂”活力重启,制造企业也动起来了。5月13日清晨,常平镇,踏入东莞南新公司的工厂区域,一幅繁忙有序的出货景象映入眼帘。生产车间内,一排排塑胶玩具即将完成下线出货。生产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专注地进行着每一道工序。东莞是世界闻名的“中国潮玩之都”,这条生产线堪称“玩具潮流的见证者”。
回首刚刚过去的4月,对于有着多年外贸经验的谭容波而言,可谓惊险万分。如今,困扰莞企一个月之久的对等关税终于取消,谭容波敏锐地察觉到新的机遇已经来临,他拿起摄像机,记录下公司生产、出货的热闹场景,通过朋友圈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
5月14日,关税“松绑”的第二天,石排镇的东莞市晋达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达也松了一口气。“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品牌店定制展示家具业务受冲击严重。关税增加成本,竞争对手抢占客户。同时客户因成本考量下单更谨慎,订单数量明显减少。”梁伟达说,所幸如今关税“松绑”,二季度有望稳定订单量,维持工厂运转,避免产能闲置。

5月15日,关税“松绑”的第三天,位于樟木头镇的东莞市珍葆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也迎来了一波出货小高峰。“订单是慢慢在恢复了,美国客户要保证圣诞节有货卖。”珍葆电器董事长吴国昌表示。该公司旗下业务涉及健康环保小家电领域、健康环保家用电器产品领域、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等。“我们一直都有帮美国通用汽车做些内配件,每年出口大概有200多万美元。”
笼罩在外贸工厂头上的阴霾暂时消散。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也表示,收到中美互降关税的消息后,美国客户也在第一时间主动找到他们,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发货。
这几日,东莞成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客户排满了,采访也排满了。”联宇集团副总裁李小聪表示,“今早就接到了10来个客户电话咨询出货事宜,中美两边互降关税加上现在处于传统外贸工厂的出货旺季,之前处于观望中的企业,现在都开始陆陆续续出货了。以我们公司的数据来看,关税降低的第二天,我们货量就上涨了50%。”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加快开拓更为广阔的新兴海外市场,已成为莞企的普遍共识。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本轮关税冲击虽然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但并没有压垮企业,反而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当关税加征超过40%的时候,我们一度陷入困境,无法正常生产走货,只能依靠存货维持。那段时间,我们选择前往越南继续生产。”谭容波向记者透露。目前东莞南新公司每年对美业务规模约4亿元人民币。4月以来,受关税问题影响,部分生产被迫暂停,部分美国客户也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地区。为了维持订单,东莞南新以“东莞速度”在越南清化投建了一个生产基地。“恰好有其他合作伙伴在当地有现成的厂房和设备,我们便加入他们的团队共同投资,扩大了工厂规模。”谭容波感慨地说,无论身处世界何处,东莞企业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中国锂电池出口前20强企业的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选择更为靠近美国的墨西哥。“美国市场虽大,但动力电池领域不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我们考虑开拓其他市场,如墨西哥,同时考察欧洲波兰、法国、匈牙利等国家,在匈牙利合资建厂的可能性较大”。该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何启明对记者表示。面对关税问题,博力威与客户讨论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代工,并且已在进行相关尝试。
位于东莞石碣镇的艾尔佳集团,主要生产汽车空调滤清器。该企业去年8月在泰国建立了工厂,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泰国,而产品的核心研发和高端部件生产环节则留在东莞。公司董事长张武表示:“通过这种供应链的优化调整,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关税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泰国工厂已经开始稳定出货,有效缓解了关税带来的压力。”
海外有设厂的东莞企业还能继续对美出货,而有些外贸企业也并非“按兵不动”,他们主动作为,直到转机来临。
东莞的本土知名电商平台“东莞优品”,这几天特别设置了一场出口转内销的专场直播,其中一款新品耳机正是选品之一。“‘人挪活,树挪死’挪一下试试看。”在一旁观看的眷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泽浩既期待又紧张。
这家耳机外贸企业是美国知名音频品牌供应商,每年订单量超10亿元人民币,外贸占比超95%,其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80%。面对突如其来的美国滥施关税政策,从品牌方到供应商一开始都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凭借着自身全球化布局,事情很快有了转机。东莞市政府牵头打造的“东莞优品”电商平台专门推出了外贸优品振兴计划,帮助近300家本地企业实现了国内渠道的链接和推广。这次平台团队主动上门和企业达成了直播合作,从签订合同到产品上架仅用了5天时间。
位于茶山镇的“玩乐童话”更是幸运儿——作为我国最大布书出口企业之一,突如其来的加征关税政策,让其海外市场遭遇重创——超1000个已确认的海外订单被紧急取消。今年4月,京东集团推出的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玩乐童话与京东签下5000万元订单,创下京东超市玩具行类目出口转内销巨额采购合同的先例。“京东仅用了3天就实现了上架销售,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京东采购玩乐童话货物超过30万件。”王振说。

在市场竞争中,产品实力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东莞外贸人面对风险与挑战时敢于突围的底气,源自他们对自身产品的自信。
在东莞茶山,深耕高端玩具代工十八载的陈国霞,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关键“硬刚”。加税25%时,双方争执激烈,客户提出双方各担一半,而当关税升至五十几时,陈国霞果断选择不再妥协:“必须提高销售价,你们想清楚了,我们再来谈。”这段霸气发言也迅速在网络走红。
代工企业和美国客户“红脸”的底气何来?陈国霞告诉记者,企业早在多年前布局的“绿色制造”体系——从原材料到生产全链条,均通过国际认证,这一高门槛的优势,不仅稳固维系着日本十二家大客户,更让欧洲订单在逆势中实现增长。“我们有MADEINGREEN,这是我们多年努力拿下的优势。”陈国霞自豪地说道。

在加工贸易打拼三十余年的谭容波,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外界对“东莞制造”的固有印象。他拿起一款为世界知名玩具品牌代工的产品介绍道,“从设计到产品下线,我们能提供一站式服务,这就是‘东莞制造’的品质所在。”如今,东莞南新已与数十个全球知名玩具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与SPINMASTER(斯平玛斯特)的合作更是长达近20年。
“我们比美国的设计师更懂美国的市场。”在耳机制造行业同样打拼了十几年的吴泽浩说。“更懂美国市场”,要做到这样听起来简单的表述,他的企业用了近10年时间。起初企业仅为美国客户提供耳机的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全都在美国由当地团队完成。疫情期间,美国的研发设计团队无法到东莞拍板,生产一度停摆。痛定思痛,吴泽浩和团队选择主动出击,从个别新品试水一点点积累,反复打磨,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设计方案,向美国客户毛遂自荐,并最终获得认可,拿下第一张订单。
这次经历也让吴泽浩更坚定了要“两条腿走路”的决心。事实上企业从一年前就开始尝试开拓内销市场,并陆续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我们做企业跟做耳机是一样的,只有一个声道响是不行的,我们希望左右声道同时响起来。”吴泽浩说。
多位受访对象皆表示,东莞的外贸人,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在疫情冲击、单边主义挑战和对等关税阴霾的多重影响下在惊涛骇浪中成长。在经历风雨洗礼后,东莞外贸企业正凭借着灵活应变的策略和过硬的产品实力,在全球市场上重新焕发生机。正如谭容波在朋友圈中所写:“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困境只是过客,光芒必在前方。”
从“三来一补”到全球供应链枢纽,东莞外贸的蜕变史,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勇毅前行的缩影。从中美贸易停滞到重启的48小时里,记者走访了多家东莞企业,处处可见“危中寻机”的生动实践:物流企业借政策解读成为“跨境网红”,代工工厂用绿色认证构筑壁垒,电商平台为外贸转内销架起桥梁。这些故事印证:在全球化竞争中,政策红利是“东风”,而企业自身的创新力、应变力与品质力,才是穿越周期的“定海神针”。当“东莞制造”把压力转化为升级动力,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世界工厂”的重启,更是一个产业集群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