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雏鹰嗷嗷待哺着,崖边的林木荒废,稀疏的发黄的草随风摇摆。
山崖下,阿娇洗着衣裳,她的阿爷在旁扎着风筝。阿娇的阿爷扎风筝在村里最为出名,他答应阿娇亲手为她扎一只风筝。
“阿爷,你扎的风筝能飞多高啊?”
“半山腰。低不了。”
阿爷边扎着风筝,回答阿娇的问题。阿爷的手很快,裁木头的手很稳,不用画线,却能丝毫不差。圆滑的木头,在阿爷手中成了形。铺上白布,阿爷拿起一旁的画笔,一笔一画,吸引一旁的阿娇放下手中的衣裳看了过来。
阿爷扎完风筝,拉着阿娇的手来到一片空地上,放起风筝。他扶着阿娇的手,教阿娇放。不一会儿,风筝越飞越高,阿娇的小脸通红,布满汗水,却因喜悦并不感觉到累。阿爷松开了手,阿娇拉着风筝,兴奋地在院子里跑了一圈又一圈。信心的力量在这一刻悄然生根,如同那高飞的风筝,承载着阿爷的期望与阿娇的勇气。
风筝的高度早已超过了半山腰,却在悄然间,“嘣”的一声断了线,被风吹散。阿娇像是泄了气的气球般安静下来,看着风筝远行。阿爷静悄悄地走到了后面。
“别看了,它去追梦了,你也该去了。它就是我,会陪着你的。”
阿娇猛然惊醒,明天的她也会像那只风筝一样远行。
阿娇被阿爷送去了城里读书,此后每月寄来的钱里总夹着风筝的碎片。
阿娇感到疑惑,却并未多想。繁重的学业,阿娇是最不适应的,看着同学们的风筝飞上天空,却不由得想起山崖下她的阿爷。那时的她,怀念阿爷,想起阿爷的信任,总会加快脚下的步伐。她想,她会带着阿爷的信任在这所学校扎根,继续走下去,于是,她走了一天又一天。
山间的雏鹰渐渐长大,在雄鹰的帮助下,一次次地飞翔,越飞越高。崖边的花草在太阳的照耀下,逐渐茂盛,溢出山崖。
阿娇学成毕业那天,风筝碎片寄来了最后一张,阿爷走入了墓地。阿娇拿起每月寄来的风筝碎片,拼起才发现是那年飞走的风筝。它跟随阿娇离乡、归乡,正如阿爷口中说的,他变成了它,带着对阿娇的信心走了许久。
后来,阿娇缝起了风筝,在院子里放飞。昔日的雏鹰与风筝一同遨游,崖边的花草在它们掀起的风中摇摆。
信心的力量在此刻绽放——风筝不仅是童年的回忆,更是阿爷留给她的勇气与信念,支撑她飞越人生的山峦。
作者: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初中部 初一 15班 吴思瑾;指导老师:陈晓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