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社会组织|东莞市福建商会:江海接力续商脉,“五型”聚力筑标杆
东莞+ 2025-05-14 15:48:12

【开栏语】

社会组织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力量,是党团结凝聚群众的重要载体,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社会组织的知晓度,助推市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总会在商协会更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四个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即日起,东莞社会组织总会联合东莞日报社,推出“高质量发展看社会组织”系列报道,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东莞优秀社会组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予以宣传报道和推广,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敬请关注。

远航的号角,奏响于闽粤大地。

浪涛抚岸,风帆猎猎,闽商跨越山海的商业传奇,在岁月长河中从未停歇。

东莞市福建商会,正是这场跨越时空商路远征的现代续写者——他们以爱拼会赢为楫,用十四年光阴,将“出江入海”的开拓精神,镌刻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平均每7人就有一个当老板,每21人就有一家企业。”东莞市福建商会会长黄寿强感慨道。据不完全统计,近30万闽籍人士扎根东莞,其中1500余家福建人创办的企业成为东莞市福建商会会员。目前,东莞市福建商会通过建平台、搭桥梁、强规范、创载体,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先后荣获“全国四好商会”“广东省四好商会”“东莞5A社会组织”等多项荣誉,是东莞地区会员较多、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异地商会之一。

党建铸魂

锻造社会组织红色引擎

东莞市福建商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2011年东莞市福建商会成立,为所有在莞创业发展的闽籍人士搭建了一个团结互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平台;随着会员数量逐步壮大,2014年成立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2023年3月第四届理事会履新——三个关键节点串联起商会发展脉络。

在会长黄寿强看来,党组织建设始终是商会发展的定海神针。一方面,坚持党建联合共建,商会先后与市贸促会、中国联通、中信银行、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第二人民法院等共建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余次,在活动中带领会员深入领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党建与活动融合,党支部与商会同时深入开展平安文化知识宣传、平安主题体育活动、结对帮扶、节日慰问、敬老慰老、公益慈善、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社会服务共30余项,捐赠金额超百万元。

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弱项、补短板、建纽带,长期以来,东莞市福建商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商会发展实际,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通过服务立会、活动兴会、品牌强会,扎实推进学习型、责任型、创新型、服务型、爱心型“五型”商会建设,进一步开创了商会发展的新局面。

积分管理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2016年,东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异地商会积分制管理评审,旨在规范商会发展、激发其在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中的潜力。东莞市福建商会迅速响应,将积分制深度融入管理体系,通过明确理事职责、细化绩效考核,激活了商会建设的“一池春水”。

“我们以量化评分实现正向激励,每月公示分会贡献积分,让成绩一目了然。积分不仅是贡献的标尺,更成为分会比拼赶超的动力源。”会长黄寿强介绍道。这种透明化的竞争机制,让“后进”分会主动对标先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

积分制的实施为商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此之前,商会党建工作存在分散、薄弱等问题。而新机制将党建与日常管理、志愿活动深度融合,轮值会长主动扛起责任,会员凝聚力显著增强。随着党组织活动嵌入商会文化建设,商会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实现跃升。首期“闽商一起‘趣’运动”和“青年委员会鸿鹄项目路演”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搭建起政府、商会与会员间的高效沟通桥梁。

总会搭台、分会唱戏,积分制推动商会突破传统同乡组织的发展瓶颈,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如今,“积分越多越光荣”已成为全体会员的行动共识,凝聚起在莞闽商的磅礴力量,为商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重塑“乡梓情”

化解矛盾纠纷

服务会员,贵在共情。在商会的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在异乡打拼,常因欠薪、工伤、交通事故等问题陷入困境,加之法律知识欠缺、人生地不熟,维权之路举步维艰,甚至有人因走投无路采取极端手段。而东莞市福建商会的近1500家会员单位,在创业进程中,财税与法律难题也如影随形,亟待解决。

为精准回应会员诉求,东莞市福建商会创新融合党建、法律与税务工作,精心打造“法律微课堂”“闽商大讲堂”“法税同行”等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检察官、法官及专职律师等专业人士,为会员普及法律知识。同时,积极探索“党建+调解”模式,与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签订调解共建协议,以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原以为我们两兄弟要闹翻了,没想到还能有握手言和的一天。这个过程非常不易,东莞市福建商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更让我们觉得找对了人。”此前,就有会员因理念不合与兄长分道扬镳,本应顺利完成的分手协议,却因一方擅自行动,让剩余的利润分配成了悬而未决的难题,兄弟情也随之蒙上了阴影。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请求后,迅速响应,联合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财税委员会成员多次前往兄弟俩的公司开展调解。

在调解桌上,商会调解员“吃茶话事”,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诉求,细致剖析合同条款,从中寻找利益平衡点,再从兄弟情入手消除心理隔阂,以一句“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闽南俗语劝慰,让双方放下芥蒂。

乡音传递温暖,乡情凝聚力量。连续五年荣获全市“平安文化建设”优秀商会称号的背后,是东莞市福建商会对专业调解事业的执着坚守。自2023年起,商会组建的财税委员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汇聚44位横跨刑事诉讼、企业刑事合规、民商事仲裁等多领域的业界精英,构建起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将关键领域矛盾化于萌芽、止于未发,为会员的商业发展筑牢坚实防线。

截至目前,商会调解委员会已协助法庭调解案件超92宗,开辟出涉企纠纷化解的“快车道”,成为会员信赖的坚实后盾。

新时代“山海经”

达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

从闽江潮涌到珠江激浪,从海丝起点到湾区核心,东莞市福建商会以十四载砥砺为墨,续写着跨越千年的商道传奇。当这份凝聚着湾区闽商智慧的新时代答卷徐徐展开,人们不禁追问:何以这群跨越山海的弄潮儿,能在商海沉浮中始终桴鼓相应、共济同舟?

解码这份坚守,既要探寻“出江入海”的地理基因,更需破译“融通四方”的文化密码。正如《闽商宣言》所载:“衍于汉唐,隆炽宋元,式微明清,重振开放,中兴今朝。”穿越千年商道烟云,闽商精神始终涵养着三重底色:向海而生的开拓胆魄、义利相兼的商业伦理、报效家国的赤子情怀。

再忆桑梓情,黄寿强难掩激动。这位从商海拼搏中走来的创业者,深知闽商文化源于“乡里互帮”兴在“奔流入海”的道理。在商会管理中,他始终秉持“家”的理念,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将关怀渗透到每一处细节。“我们要打造真正的‘企业家之家’,让每位会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黄寿强坚定地说。

在黄寿强看来,“口碑即丰碑”是闽商最厚重的商业勋章。他用八组词凝练闽商文化精髓:人品为舵,诚信作帆,在商道远航中坚守底线;勤勉为桨,时势为风,以吃苦耐劳的韧性把握时代机遇;团结为舟,文化为桥,既抱团开拓市场,又以底蕴赢得尊重;奉献为锚,责任为灯,始终铭记财富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初心。

改革开放初期,黄寿强告别稳定的工作,下海创业。实力一步一步增强的他,也被更多人寄予厚望,希望能由他带领着在外乡亲,团结起来,共同发展。扶老助残、助学救孤、赈灾济困……多年来,他和众多闽商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接任商会会长后,黄寿强积极完善商会服务职能,参与促进闽商与粤商交流的活动,将东莞视为第二故乡,一心回馈这片创业热土。

如今,黄寿强志在带领更多同仁迈向新征程。他计划组织会员出海考察,汲取先进经验。在他眼中,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制造业正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未来必将书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回望来时路,奋进新征程。东莞市福建商会承载着闽商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与湾区同频共振,与会员携手同行,持续为闽商精神注入新内涵,在莞邑大地续写更加辉煌的商业传奇。

/相关链接/

东莞市福建商会会长黄寿强:

商海弄潮引领闽商新征程

改革开放的浪潮奔涌向前,无数弄潮儿勇立潮头,黄寿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敏锐度,他早年加盟“亨得利”钟表行,将其打造成闽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门店,掘得人生“第一桶金”。此后,他果断转型,向着连锁品牌的高峰发起冲锋。一路以来,黄寿强以勤勉为舟,以坚韧作桨,无畏商海的惊涛骇浪,毅然离开家乡,奔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珠三角。

在商海驰骋二十余载,黄寿强的投资版图不断扩张,横跨福建、广东珠三角等地,实业投资、资产经营、酒店商业等领域均有涉足。如今,旗下企业稳健发展,成为行业变革的引领者,每一步都彰显着他的远见卓识与过人魄力。

谈及东莞市福建商会的成就,黄寿强始终心怀感恩:“商会的每一份成绩,都凝聚着历届领导班子的心血,离不开全体会员的齐心协力。”作为第四届东莞市福建商会会长,他肩负重任,目光坚定。“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黄寿强表示,第四届理事会将坚守“立足东莞、服务闽商、回报桑梓”的初心,全力打造“学习型、责任型、创新型、服务型、爱心型”五型商会。通过讲好东莞闽商故事、凝聚闽商力量、塑造闽商品牌,让商会成为在莞闽商最坚实可靠的后盾,携手书写属于闽商的辉煌篇章。

文字:记者 周子怡 图片:东莞市福建商会供图 编辑:李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