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大力营造“好人文化”,好人好事形成“森林”效应
东莞+ 2025-05-13 10:23:15

连日来,中堂龙舟“单挑王”王景龙的勇敢救人事迹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王景龙的救人行为不但彰显了中堂的龙舟精神,更是中堂镇以龙舟文化为媒,积极倡导好人文化,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将见义勇为的推动融入到平安中堂建设生动写照。

得知王景龙的事迹后,中堂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这种见义勇为精神,积极营造人人皆可成勇士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于5月12日派出慰问组走访慰问了王景龙,对他的勇敢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在危险的情形下发挥龙舟技能去救人,此举不但体现了中堂健儿的仁义和担当,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据了解,5月9日上午,中堂龙舟队员王景龙在经过东莞同沙水库网红桥时,见一名男子跳水,他从10米多高的桥上勇敢跃下,奋力救起该男子,目前该名男子经医院检查已无大碍。王景龙的英勇救人行为受到市民一致赞赏,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为他跟进申报“见义勇为好市民”称号。

一个个“好人”就是一颗颗传播美德的种子,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他们的凡人善举、真善美的感人事迹,不但成为中堂镇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榜样,更有力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堂的文明之花开得更艳。

中堂作为广东省文明镇,一直重视将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工作、宣传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好人好事,并开展好“好人宣讲”活动,大力营造“好人文化”,全镇先后有100多人次获评“中国好人”“广东好人”“东莞好人”“道德模范”等荣誉。同时出台相关政策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从城市入户、物质精神等方面对他们进行礼遇帮扶,以“好人森林”树立主流价值标杆,倡导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形成人人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文明道德新风尚广泛传播、润泽中堂。

【延伸阅读】

中堂“单挑王”勇救落水男子

5月9日上午,中堂龙舟队员王景龙在东莞同沙水库网红桥下救下一名落水男子。当日上午10时许,王景龙和妻子经过东莞同沙水库网红桥,见一名男子在护栏边上情绪低落,旁边有几位市民和他说话。王景龙夫妇见状上去了解情况,其间该男子借了王景龙妻子的手机打了个电话,打完电话后趁他们不注意,径直跳下桥。

王景龙见状立刻翻越栏杆,从10米多高的桥一跃而下,奋不顾身去救人。王景龙跳下去时激起很大的浪花,他迅速游向该男子,用一只手托住该男子的胳肢窝处,另一只手快速向岸边划去,仅用1分多钟就将其救上岸边。

当时,王景龙的施救过程被妻子用手机拍下,发布至网络后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都表示认识这位“扒仔”,为其勇敢救人的行为感到自豪,在视频评论区交口称赞:“景龙,好嘢!”据了解,王景龙是一名中堂龙舟队员,也是加冠龙舟俱乐部的成员。自小热爱龙舟运动,在参加中堂龙舟队选拔赛成绩优异,人称中堂“单挑王”,助力中堂龙舟队屡创佳绩,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游泳技能为他救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后,王景龙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惊心动魄救人经过。“当时那男子借我老婆电话打了之后,我们听不明白他的方言,还以为可以劝到他。谁知他突然间就翻栏跳了下河。”王景龙表示,事发突然,他开始也没想这么多,就脱掉鞋子跟着也跳翻栏下去救人。

“跳下去的一刹那,我心里都有点害怕的,因为不知深浅,也怕撞倒石头、树枝之类的。”据了解,桥距离河面有10多米高。王景龙说,他当时的身体被水压冲击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没事。王景龙说,“见到那男子趴在水里,我赶紧游过去,见他好像有点陷入昏迷了。我就托住他的胳肢窝,举高他的头让他好透气,然后慢慢带他回岸边。”

“事发离岸边都有10多米远的,加上那男子又比较重,都有点吃力。”王景龙表示,好在他当时没什么挣扎,很配合,水流也不急。我就用背式方法夹住他带他游到岸边,将他救上后,我也松了一口气。当时桥上的人还找各种救援工具来帮助我们,同时救援人员就赶到了,将他送往了医院。

当记者问王景龙,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不会伸出援手?王景龙表示,一定会的,因为始终是生命第一。王景龙建议,救人一定要理性,讲究技巧,首先要报警,找救援工具,如果没有救援设备,就算再会游泳,体力再好,也要同溺水者讲清楚,千万别挣扎,要听从指挥。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市东城分局同沙派出所正在积极跟进,着手向东莞市见义勇为相关部门为王景龙申报“见义勇为好市民”称号,以进一步倡导公众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众为。当日,中堂镇慰问组看望慰问了王景龙,对他的勇敢行为给予赞赏。

文字: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邱发平 图片: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陈梓聪 编辑:李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