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入职被套路?12345热线联合职能部门迅速介入
东莞+ 2025-05-09 20:25:32

找工作面试时被要求缴纳相关费用,这是用人单位的硬性要求还是招聘另存“猫腻”?近日,东城通过“12345+部门+社区”化解纠纷模式,成功调处了一宗涉求职经济纠纷的案例,揭示了新型招聘陷阱,需广大求职者引起警惕和注意防范。

案例中,求职者陈某通过招聘平台应聘某文化传播公司兼职模特岗位,面试过程中,该公司以拍摄“艺术照”为由要求其缴纳2000元费用,后又追加499元化妆费用。陈某支付部分费用后察觉异常,合同里并未载明收费条款,认为该公司存在招聘“套路”,且怀疑公司以招聘兼职诱导求职者面试,并硬性要求其拍摄艺术照从而谋取经济利益,遂通过12345热线反映问题。

接诉后,东城12345热线专班牵头,组织街道人社分局、市场监管分局、公安分局及属地社区成立联合工作组,于4月24日开展实地调查。经核查,该公司持有有效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含市场策划、广告、摄影等项目。公司负责人宣称,兼职职责是专门从事淘宝、京东商家模特形象图片拍摄工作,入职前需求职者提供“艺术照”作为个人形象推广,故需向公司支付2000元的拍摄费用。

部门联合检查后,现场暂无证据证明该公司存在违反市场监管职能的行为,因此暂不予立案。另外,经人社分局核实,未发现该公司存在虚假招聘行为,现场认定“499元化妆费”属自主消费项目,但未在合同中明示,存在费用约定不明确问题。随后,经协商调解,公司负责人愿意退还该笔化妆费剩余款项(部分款项前期已退),双方达成和解,投诉人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包括押金、保证金、培训费等,也不得以担保等名义收取财物和以形象包装、资质认证等名义收取费用。广大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兼职人员等易受诱导的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需警惕招聘合同条款与实际约定事项是否一致,务必提高防范意识,以此规避求职风险。为保障自身权益,可妥善保存聊天记录、收据凭证、合同文本等关键材料。若遭遇可疑情况,可拨打12345热线咨询求助或拨打110报警,以便第一时间挽回个人经济损失。

东城街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响应群众呼声,以实干践初心,致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糟心事。下来,东城将持续深化“12345+”联动化解纠纷模式,发挥基层综合治理能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份群众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

 

文字:王骁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