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莞|以音乐破圈,东莞文旅如何借势升级?
东莞+ 2025-05-09 09:42:58

5月,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掀起8万人次的音浪狂欢,余韵未散,石龙镇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暨麦芽糖咖啡音乐节、33理想音乐节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又将接连奏响湾区周末的精彩乐章,让“湾区周末IN东莞,五月音浪持续炸场”成为现实,充分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音乐渴望。

插画 郑伟华

在“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已成为旅游新风尚的当下,音乐演出对承办城市的宣传带动效应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5月2日- 4日,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用三天时间吸引全国各地约8万乐迷齐聚东莞,拉动相关行业消费约2.8 亿元。这一数据直观展现了音乐演出强大的消费拉动能力,也让我们看到音乐作为城市文旅发展新引擎的巨大潜力。

当“音乐流量”涌入,如何将其转化为“城市留量”?这是东莞需要进一步调研和思考的课题。

如果说,音乐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了解城市文化的大门,而东莞要做的,是将大门里的景致装点得更加丰富、更加迷人。

开发周边衍生消费,能够形成持续的“吸粉点”。在超级草莓音乐节期间,东莞对“中国潮玩之都・东莞”展示区进行全新升级,并设置“烧鹅美食专区”,植入丰富多样的潮玩周边,以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了东莞年轻、活力、友善、温暖的城市形象,也让乐迷更加了解东莞。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音乐周边产品的种类与创意,比如,利用东莞在纺织服装、潮玩、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制造优势,推出音乐节专属的文创产品、主题服饰,甚至开发与音乐相关的数字藏品等,让乐迷在享受音乐盛宴的同时,还能将这份独特的“东莞记忆”带回家。

重视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应用,让音乐活动与在地文化深度联动,沉淀城市文旅品牌价值。从千年古镇石龙的岭南风情,到虎门销烟的英雄史诗,再到现代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这些都是宝贵的莞邑文化资源。可以将东莞的历史故事、非遗文化、工业文明等元素融入音乐活动中,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音乐主题演出。例如,以东莞传统民谣为基础进行创新改编,结合现代音乐形式呈现;在音乐节现场设置非遗文化展示区,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与互动体验,让音乐魅力被“听得见”的同时,也让东莞的文化魅力“看得见、摸得着”。

文字:叶可欣 制图:郑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