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职大首位省级劳模 “赛教融合”让他开辟了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
2025-05-08 17:58:35
近日,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信学院教师王贤辰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这也是深职大首位获评省劳动模范的教师。

他十六年如一日深耕教坛
践行“科研育人”理念
创新“赛教融合”培养体系
为自主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
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贤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主任,走上职教之路之前,他是一名产业研发工程师,曾经的一次技术攻关经历让他深刻领悟技能的价值。一次业务软件平台联调时,实验室测试一切正常,但在实际网络中却频繁出现数据丢包问题。正当团队陷入僵局,一位资深工程师凭借自制的网络质量分析仪精准定位问题:原来是电磁干扰下超五类线信号反射所致。2009年,带着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王贤辰投身职业教育,秉持 “把课堂建在产业一线” 的育人准则,用真实场景和实战问题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面对国产操作系统业态人才短缺的现状,王贤辰带领团队开创了“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育人模式。作为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主任,他携手华为、中软国际共建工信部移动操作系统(鸿蒙)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打造全国首个“鸿蒙精英班”,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工程师驻校授课以及学生参与鸿蒙开源社区开发等创新举措,短短五年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了 600 余名高技能人才。以研育人在王贤辰这里实现了生动诠释。他秉持 “科研育人”理念,主持了3项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的风光互补系统获省科技进步奖,8项发明专利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还转化为《鸿蒙智能硬件开发》等课程的经典案例。十几年职教生涯里,他先后获得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在王贤辰看来,赛场是检验技能的最佳试金石。为此,他构建了“课程-集训 -竞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四次夺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十余人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毕业生有的成为智能家居企业鸿蒙项目技术总监,有的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系列的成绩生动诠释了“技能是青年人改变命运的金钥匙”。
前段时间,王贤辰收到了一封表扬信,信中感谢其学生,来自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李定国同学在实习期的突出表现。“我参加了鸿蒙精英班课程,凭借自身专业能力,与三位同学共同获得了中软国际面试机会,并成功入职,成为软件测试工程师。今年2月,我正式接手某项目,担任项目接口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以专业素养与责任心赢得了业务方认可,收获表扬信。”据悉,鉴于李定国在项目中的突出表现,公司决定委任他负责该项目的各项事宜。
如何用一场大赛加强校企对接、畅通学生就业路,王贤辰有自己的答案:赛教融合育匠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职业技能大赛既是竞技舞台,还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他认为,大赛,构建了能力培养的闭环系统,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技术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难题;创新了“做中学、赛中学”的教学范式,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任务中锤炼了技术技能、培养了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今,王贤辰培养的学生中,30 余人获得世界 500 强企业认证证书,其所在的专业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榜首,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面对“卡脖子”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职业教育必须为国家培养更多“能工巧匠”。获奖后,王贤辰暗自许下目标——“未来,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带领学生参与太阳能市电互补项目研发时,他常教导学生:创新不应局限于实验室,而要切实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以师研生随方式推动学生在“研中学、学中创”,引领无数学子在科技创新领域崭露头角。他也曾用三个月时间打磨一堂课,反复修改实践项目27稿,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滋养润泽引领学生走好技能成才报国路。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3级移动互联1班何广渊,大一就拿下了华为HCIE证书,在华为ICT大赛又斩获了全国一等奖,目前正在准备全球赛。“王老师在课堂上一直强调要主动探索,他鼓励我们提问、质疑,甚至较真。”何广渊说,“记得在网络编程训练时,他把我的实验环境改造成俄罗斯套娃——表面是网络地址错误,实际埋了四层故障。正是因为这样的长期训练,帮助我最终以接近满分的成绩通过了华为HCIE认证,考官特别赞赏我的‘全栈思维’。此外,我们在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对此,我们像拆积木一样,把整个系统一层层拆开分析,最终应用成功运行,这就是王老师教给我的‘工程师的荣耀,藏在每一个精心打磨的细节里’。”作为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的王贤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发了“鸿蒙智能硬件”等10 余门定制课程,面向退役军人、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开展培训,累计培训超万人次。有一位外卖小哥通过学习智能硬件开发,成功转型为物联网工程师。这样的故事坚定了他的信念:职业教育应成为社会人才流动的重要阶梯,助力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
在深圳这片创业热土上,王贤辰和众多职教同仁正以“春蚕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坚信,当技能的火种撒向每个渴望改变的生命,当三尺讲台连接起产业变革的浪潮,职业教育必将书写更多“技能改变人生,匠心创造未来”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