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裁判普尔萨尼迪斯、第一副裁判霍罗佐夫、第二副裁判加拉德里,在三位“洋哨”的临场执裁下,2024/2025赛季CBA联赛总决赛首战5月7日在杭州拉开帷幕,坐镇主场的浙江方兴渡末节进攻受阻,最终87:101负于北京北汽。并没有过分“抢戏”的外籍裁判组,也成为这组全新“争冠大战”的看点之一。

以“请进来、走出去”为原则,坚持国际篮联标准为目标,本赛季CBA联赛季后赛开始,外籍裁判员便进入球迷视野,整体发挥获得认可,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委员会总结为“外籍裁判员的执裁尺度比较统一,对比赛走势整体把控到位,保证比赛总体平稳、有序进行”。但也出现了对于半决赛“京晋大战”第二战导致曾凡博重伤的犯规吹罚争议。总决赛开始前,裁委会特别对此进行回应,表示其中的确存在部分错漏判,主要源于“外籍裁判对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犯规的解读与我们有所不同。经过录像回看,该犯规符合违体犯规C2条款,但裁判员判罚了普通犯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半决赛前两轮比赛“混搭模式”之后,临场裁判组的磨合显著提升,根据裁委会数据,上下半区的两场半决赛第三战,浙江方兴渡对阵辽宁本钢宣判质量达到97.96%,山西汾酒对阵北京北汽宣判质量达到91.67%,且在多处细节直观体现“在防外线队员、防无球队员限制移动自由的宣判较好,对教练员、运动员场上的行为管理、技术犯规的宣判较好,在垂直封盖球上的不宣判做得好”。

出现对于规则、尺度的不同解读并不难以理解,在明确“从保护运动员的角度出发,严抓危险动作”的主旨后,外籍裁判员无疑会在每一次响哨时更加慎重。而在更为宏观的角度解读,CBA联赛、中国篮球与国际接轨无疑是更为切实的方向,在连续无缘两届奥运会后,需要更加自我淬炼。裁委会表示未来将继续努力,“按照国际篮联的要求在场上做出高质量的决定,这不仅能提升国内联赛的执裁水平,也能帮助我们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更好地适应国际比赛规则”。

根据裁委会安排,本赛季总决赛裁判选派将以“外籍裁判为主、中方裁判为辅”的原则进行,前四场比赛的裁判团队计划分别为:2欧1亚、1欧1中1亚、1欧2亚、1欧1亚1中,后续选派将根据比赛进程和相关执裁要求具体安排。同时,中国篮协将派专人全程陪同外籍裁判员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沟通工作,保障总决赛高质量完成。
毫无疑问,在浙江方兴渡与北京北汽继续为总冠军奋战之余,裁判员的另一场“比拼”,也将在广大球迷和媒体的聚焦下进行。外籍裁判员亮相季后赛、总决赛自然并非常态,展望未来国内裁判员依旧将是主角,杜绝错漏判提升业务水平的意义不言而喻。直面裁判问题、多措并举改进,中国篮球同样已经给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