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患15公分大肌瘤,黄江医院用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解决
东莞+ 2025-05-07 15:55:42

近日,曾女士(化名)来到东莞市黄江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其宫阔韧带处的肌瘤达15公分,远超腹腔镜手术中“巨大肌瘤”(直径≥6cm)的标准,完全占据了左侧盆腔空间,严重压迫了输尿管,静脉血管、神经与输尿管层层包裹,错综复杂,使得微创手术面临高难度挑战。

“传统观点认为,像曾女士这种情况,其实更建议进行开腹手术,但患者强烈要求做微创,我们开展了多学科的评估,手术风险虽高,但医疗团队有把握。”东莞市黄江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晓平说。

面对曾女士的复杂病情,医疗团队联合多学科反复论证,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手术室内,曾女士子宫阔韧带处的肌瘤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出血,王晓平紧盯显示屏,用手中的腹腔镜精准地分离肌瘤。经过三个半小时的紧张操作,这场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精准避开输尿管和动静脉血管网,完整剥离肌瘤。

据悉,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局部瘤样病变。其生长受雌性激素影响,多发于30-50岁的育龄女性,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显著增多等。

“并非所有子宫肌瘤都需手术干预。”王晓平介绍,但当肌瘤直径超过5公分,或因肌瘤导致月经大出血、短期内快速生长疑似恶变或影响生育及孕期安全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微创不仅是技术,更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尊重。”王晓平说,她曾接诊一位家族性子宫肌瘤患者,母亲与4个女儿均因肌瘤接受手术。面对遗传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陷入治疗与生育的两难抉择。

对于女性健康,王晓平建议预防为先,育龄女性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控制高雌激素饮食;有家族病史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B超检查。同时要科学随访,无症状小肌瘤患者每半年复查;术后需1个月内评估恢复情况,半年后定期体检。最后注意术后管理,患者要禁性生活1-3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通过适度运动促进康复。

黄江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可以通过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联合技术,为众多子宫肌瘤患者实现“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相较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美观性高等显著优势,还能有效地降低腹腔感染和黏连风险。

文字:刘瀚擎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