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爱科普⑮|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锚定“安居宜居+现代建造”特色 多维赋能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 2025-05-06 17:49:12

自1978年11月扬帆启航,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历经四十余载耕耘,已成长为行业的坚实力量。现有近200家会员单位,下设市政、建筑改造与鉴定加固、轨道交通、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6个专业委员会。近年来,学会紧紧围绕科协“四个服务”职能,聚焦“安居宜居+现代建造”住建特色,强化科技社团的服务作用,着力构筑东莞市建筑行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在推动东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百千万工程” 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学会润园生态建筑科普体验基地被命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4-2028)

聚力创新引擎

打造行业 “智慧核芯”

在省、市“百千万工程”部署下,学会围绕聚焦装配式建筑、绿色低碳技术等热点领域,组织主题论坛、专家研讨会等活动,构建行业“创新生态圈”。在科普教育领域,学会推动东城周屋润园生态建筑科普体验基地成功跻身“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行列该基地秉持 “四低” 生态建筑理念,不仅成为行业实践的典范,在此基础上还策划了东莞市 “百千万工程” 初步实践专题展,为南方地区自然生态恢复型建筑探索提供了宝贵的 “东莞经验”。

厚植人才沃土

构筑发展 “强磁场”

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学会在市科协、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等单位指导下,设立“东莞市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累计表彰129个项目,其中68个项目获“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为行业树立起品质标杆。

作为建筑专业副高评审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学会以专业、高效的服务,为建筑领域人才成长保驾护航,累计助力2954人次参评副高级工程师,6121人次参评初中级职称,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推动“智汇赋能”

激发创新活力

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组织会员单位深入一线调研,提交的多项政协提案不仅被列为重点督办项目,更斩获优秀提案荣誉。在科研创新方面,学会牵头完成《河道淤泥、污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与产业化应用新模式研究》等课题,成功入选东莞市院士咨询项目,相关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2023年9月19日,东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质增效讲座暨第四届东莞市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颁奖仪式,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作为主讲嘉宾(与会嘉宾合影)

此外,学会积极引导会员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中建八局承建的石鼓社区改造工程获评省级示范项目,为旧城改造树立标杆。学会还组织专家赴镇街开展技术帮扶,参与编制《东莞市存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技术指引》,为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贡献力量。

未来,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将继续紧扣市科协、市住建局部署,凝聚全市建筑行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勇担科技创新使命,为东莞建设制造强市贡献学会力量。(本项目为东莞科普专项资助项目)

文字:杨梓跃 周子怡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