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会像曾经的我一样,在职场中迷茫,在创业途中徘徊,但只要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收获终会到来。当下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许会在未来迎刃而解。”五四青年节当天,锦屐FahKek的主理人梁家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东莞石龙,漆花木屐正经历着一场从濒危非遗到潮流新宠的华丽蜕变,而这场蜕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年轻人的努力,他就是梁家聪。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梁家聪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不解的决定——放弃大企业体面的工作,回到石龙。那时,面对他人的疑惑,他的回答很简单:想试一试。

如今,三年过去了,他的收获远比想象中要多。
这三年,梁家聪面临的质疑、嘲笑和漠视从未间断。但莞邑文化独有的中式浪漫,以及石龙商埠文化深厚的风骨底蕴,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梁家聪发现,放眼全国,漆花木屐已经无人问津,但在东莞,却仍留存着相关记忆:有人在喜事中坚持用漆花木屐,有人执着制作漆花木屐。这份坚守深深触动了他,坚定了他保护这一濒危非遗的决心。
梁家聪坚信,坚持做有价值的事,价值会叠加并被看见,收获也会接踵而至。事实的确如此,这三年他收获颇丰,不仅经济收入增加,能力也显著提升,技艺实现创新,还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尽管一路走来历经艰辛,但如今的他,满是收获的喜悦。

在为家乡文旅事业奉献的过程中,梁家聪也曾遇到过瓶颈。幸运的是,东莞市团委关注到他的努力,推荐其参加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千人创客省级示范班。在这个平台上,梁家聪结识了众多同样为家乡发展默默奉献的年轻人,大家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为他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也帮助他突破石龙文旅和漆花屐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互联网也为漆花木屐的传播提供了新契机。文化博主丰安琪被梁家聪团队的真诚所打动,大老远从江西赶来,免费为他们拍摄漆花屐视频。这些视频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播放量接近两千万。随着漆花木屐的“爆火”,越来越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表达对这项非遗的支持与喜爱。同时,梁家聪还招募到了充满热情和想法的学徒,为漆花木屐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时值“五一”假期,梁家聪白天要招待到店的客人,晚上又要给全国各地的客户赶货发货,比往日更加忙碌。对他来说,尽管劳累,却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