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深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我感受很深。”日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袁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我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将持续奋进,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在超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使得我国氮化物超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居于世界领先位置。”袁冶表示。
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团队已建成AlN单晶复合衬底制备中试生产线、外延芯片设计制备系统、AlN陶瓷基板及封装应用系统三大板块,针对性解决氮化铝单晶复合衬底和紫外光电器件的外延、芯片及光源模组等产业化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实现了氮化铝单晶复合衬底、紫外LED芯片和模组的产业转化。
袁冶于2017年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从事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与应用转化研究,共发表行业知名SCI期刊文章120篇;授权各类国家专利40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等各类项目共计17项,并获得多个国内外重磅奖项。
2019年,袁冶回国发展,加入北京大学王新强教授领导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团队。自此,他拥有了“三重”身份: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
每年7月,本科、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袁冶会回到母校,登上三尺讲坛,向本科生传道授业解惑,“开阔视野、传授知识。”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里,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身为第三代半导体团队的研究员,对第三代半导体氮化物材料和器件进行前沿研究。目前在团队的努力之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在2020年成立的中紫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里,他是一名管理人员,致力于把科研成果向市场、向产业化方向推进,“把所学知识和东莞,和大湾区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是近年来全球增长较快的经济领域,也是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的发展重点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东莞市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分立器件等领域聚集了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未来,我们青年学者将继续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勇于奋斗,让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实现新材料领域的弯道超车,为我国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袁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