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丨2025年“东莞文艺新实力”启动,“莞墨新锐”青年书法展首秀
东莞+ 2025-05-02 10:29:28

5月1日,“莞墨新锐”东莞青年书法家20人提名展在东莞文艺空间开幕。参展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诸体100件,充分展示了东莞青年书法家的卓越才华和无限潜力,也让人看到了东莞书法事业的蓬勃生机和美好未来。

作为2025年“东莞文艺新实力”展览展演扶持项目首场展览,本次展览既是一次集中展示青年书法实力的盛会,更是“东莞文艺新实力”迈向新阶段的坚实标志。

串起“2亿”青春记忆,书写城市奋斗历程

展览开幕当天,正值第135个国际劳动节。展览以2024年度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等赛事中获奖、入展的优异成绩为提名依据,从众多东莞青年书法家中精心筛选出20位佼佼者:马国峰、王嘉、方丹、牟明磊、麦翠萍(女)、吴东杰、何泉、沈翰珩、张志毅、陈壮威、陈杞阳、陈嘉豪、封龙振、陶凤元、黄锡斌、黄靖邦、童文剑、赖锴琦(女)、廖俊宇、谭文森。

他们既有来自全国各地在东莞工作生活的青年,也有东莞本土出生成长的才俊,既有深耕书法传统数十年的“学院派”精英,也有从工厂车间成长起来的“文艺两新”代表;既有专注于书学研究与创作、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的书法教师,也有将书法艺术与潮玩设计等现代元素巧妙融合的跨界先锋。其书法作品串联起2亿来莞建设者的青春记忆,在横竖撇捺之间,书写着东莞这座城市的奋斗历程与时代史诗。

同时,这些在东莞、在广东乃至全国书法界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笔下不仅技艺精湛、风格多样,更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和对现代艺术的创新探索。参展作品既有对二王帖学的深情传承,也有对魏碑摩崖等传统书体的当代诠释,更不乏融合数字艺术的跨界探索实践;既在政治上提升了思想觉悟,又从中加深对展览选题、作品内容和技法笔法上的认知,凸显出整个展览的时代性、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青年性、包容性。

笔墨当随时代,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我们的青年书法家们不仅深耕传统,更勇于创新,他们的作品在方圆藏露、笔墨流转之间,传递着新时代的文化脉搏与精神气韵。”东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洪涛表示,这种“守正创新”的创作导向,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发展特质高度契合,生动诠释了在传承中突破、于守正中创新的发展理念。

他衷心希望“莞墨新锐”能够成为东莞书法界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在东莞产生广泛影响,更能走向更大的舞台,展示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和东莞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期待更多的青年书法家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展览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文学艺术院主办,东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旨在引导广大青年书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书法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提升东莞市青年书法篆刻的创作水平,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兴盛,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量体裁衣,助力青年从潜力到实力的转化

展览当天,2025年“东莞文艺新实力”展览展演扶持项目正式启动。今年的扶持项目从参展、参演的阵容、规模、质量,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将再次激发东莞青年文艺人才的创作活力,也将继续给观众高品质的艺术享受,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据悉,“东莞文艺新实力”展览展演扶持项目是东莞市文联、东莞文学艺术院在“文艺名家工作室”以老带新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启动面向青年文艺人才的扶持项目,以此为“支点”,撬动社会资源,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年轻人坚持艺术创作,为市民提供精品文化,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和文艺高质量发展。该项目自去年首次启动到目前一共征集到近百个申报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营造了文艺百花齐放的局面。

去年共收到46个申报项目,经专家严格评审,评出4个展览和4个展演共8个扶持项目,涵盖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门类,成功挖掘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以文艺的力量助力东莞文化强市高质量发展。“东莞文艺新实力”也因此成为众多媒体的文艺新焦点,成为年度东莞文艺界的一个热词。

为了更进一步促进青年文艺人才的交流与提升,今年的专家评审组大胆创新,在众多优秀申报项目中严选拔萃,进行整合与升华,共征集到52个申报项目,较去年增长6个,经过严格评审,最终遴选出4个展览类与4个展演类,共8个优秀项目予以重点扶持。8个项目共有66位青年艺术家参展、参演,其中不乏“00后”年轻面孔。内容有非遗与现代交织的民间文艺、有多元形式交融的书画组合,有唱腔各异的经曲歌曲专场,有莞味十足的粤剧拍档,有国之精粹的民乐组合,也有潮流时尚的原创舞蹈专场。这种大胆创新的组合方式,既能够给青年艺术家提供交流学习提升的舞台,更能给广大市民带来别样的艺术审美享受。

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吴妮表示,市文联与东莞文学艺术院将一如既往,持续加大对青年文艺人才的支持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更具开放性与专业性的支持体系。该项目今年的创新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市文联“搭平台、育人才、出精品”的工作初心,也让青年文艺人才有了更广阔的成长舞台。

下一步,市文联与东莞文学艺术院还将为入选项目邀请专家名家进行专项指导,根据项目特色“量体裁衣”,开展创作分享会、交流讲座、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力求让每一位青年艺术家在交流中受益,在实践中成长,真正实现从“潜力”到“实力”的转化。同时,不断拓展展示平台,助力青年艺术家“走出东莞、走向全国”,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这个时代的文艺光芒。

文字:沈汉炎 图片:李梦颖 视频:李梦颖 编辑:钟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