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图书馆通报表彰77名优秀志愿者、55名优秀志愿老师以及10个优秀志愿团体。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各异、身份不同的人们带着同一份播撒书香、服务群众的信念走进图书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图书馆志愿者。至2024年,东莞图书馆注册志愿者累计超过1.5万人。2024年,共有1.2万名志愿者走进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超过1000场,总计服务时长超过22万小时,“书香东莞”因为他们更温暖,更有爱。
AI赋能,诗词鉴赏公益课堂干货满满
李旺清,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而且他还是东莞图书馆的“中华诗词——诗词欣赏与创作入门”公益课堂的志愿老师。他在课堂上以风趣幽默的风格来讲授诗词鉴赏,生动融入了唐宋八大家等的生平历史、名家诗词创作故事等等,与学员们一起感悟诗词的意境。此外,他还鼓励学员们“激活”自己潜在的“诗词基因”,勇敢创作诗词。在李老师的课堂上,他一会即兴挥毫,将学员作品现场写成一幅书法作品;一会利用AI作曲,将学员们的新词谱上曲子并演唱,课堂氛围热烈,让大家印象深刻,收获满满。
别样学习,在代码里享受知识跳动
“将枯燥的作业任务转化为奇幻校园冒险,玩家化身成主角,在放学后,通过↑ ↓← →控制角色,收集散落的书本、文具和知识碎片,躲避干扰学习的‘捣蛋鬼’,最终在铃声响起前完成作业挑战!”——这是东莞图书馆“莞芽小创客”项目的志愿老师裴亚军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定出的编程目标,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指尖代码“纠缠”中。裴亚军自2018年开始担任东莞图书馆志愿老师,他会每月认真备课,根据时令特点、热点事件设计编程课内容,比如“植树造林”种树小程序、“奥运火炬手”小游戏、赶走日常生活小困扰等有趣主题都让孩子们感到新鲜又有趣。“小创客”们还常常在裴老师的课堂上发挥想象,迸发创意,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享受着别样学习的快乐。
播撒书香,引领孩子爱上阅读
作为东莞市阅读推广人,高校老师李颖哲用阅读和诗意点亮了无数孩子的心灵。她创办了“四月诗会”线上读诗群,与来自各地的诗友们相聚云端,通过诵读、创作和分享诗歌,感受诗意之美。2024年,李颖哲除了经常到图书馆开展绘本故事会、阅读分享会外,还组织东莞城市学院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东莞图书馆主办的阅读推广人培训活动。鼓励更多的年轻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尝试作为主讲人参与到社区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为少儿读者们讲述绘本故事,逐渐成长为新的“阅读点灯人”。李老师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引领孩子们在阅读中自由翱翔,让诗意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600平方米与6000小时,来自热爱阅读的坚守
“东莞图书馆儿童天地共有600多平方米,而我可以在一天里走一万多步”,许伟松是东莞图书馆的一名文明维护志愿者,几乎每个周末都能找到他热情服务的身影。他常常不厌其烦地为来馆的小读者们讲解文明阅览秩序,帮助大小读者们找到需要的图书,协助工作人员将图书分类上架等。此外,他还担任着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东莞图书馆分队的“志愿队长”和“金牌培训员”,每周对新手志愿者进行培训。这些工作很繁琐,却最需要认真和耐心。十年来,许伟松乐此不疲地坚守在志愿者的服务岗位上,在东莞图书馆的总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6000小时。
书香传爱,“老友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陈香君是东莞图书馆老年人图书馆的一位银发志愿老师,连续多年寒暑假都坚守在少儿国画课堂。每次上课,陈老师总是提前一小时到馆布置画案。面对初次握笔的孩子们,她手把手演示中锋运笔,即便腰椎旧疾发作也坚持上课。为让孩子们感受《西游记》国画艺术温暖,她先从《西游记》小故事出发,引导孩子们探索红孩儿的内心世界,运用国画颜料调出“红孩儿红”作为专属课程记忆点。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经典文化的种子,更让传统文化在稚嫩笔尖绽放出跨越代际的生机。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逾万名东莞图书馆志愿者参与到推广书香、传递知识的服务中来,温暖着每位读者。2025年,东莞图书馆与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东莞市聋人协会、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总队启语分队合作,创新开设了“看见爱•聋健共融”公益手语课堂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更多的残障读者带来阅读之光。
东莞图书馆表示,欢迎更多人通过“i志愿”微信服务平台加入书香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助力“书香东莞”建设。市民在广东i志愿平台搜索“东莞图书馆”——“加入组织”,按流程通过后即可以成为东莞图书馆注册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