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莞”空间联盟发布5条微旅行路线,为市民游客提供各有特色的城市漫游地图。4月26日下午,由该联盟发起的“走!读点新花样——‘·莞’自由走读企划活动”带领亲子家庭打卡“工业”主题路线部分空间,收获“·莞”空间微旅行快乐初体验。
暮春时节,天气舒爽。当天,10余组亲子家庭组成一支“·莞”空间微旅行体验官队伍,从东莞图书馆出发,先后前往“·莞”空间联盟第三批成员之寮步豆酱酱香文化园·莞、翡翠宫·非遗食语·莞,了解东莞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工业化生产流程,探寻东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之美。
在寮步豆酱酱香文化园·莞,酱油晒场迎面送上浓浓酱香。在空间主理人李舒娜的带领下,体验官们深入到酱香文化园里的面豉、豆酱、酱油、辣酱等传统工艺制作的酱品,并聆听其生产背后的故事——如一瓶头抽酱油,历经了选料、泡豆、蒸豆、拌曲、发酵、入缸、日晒夜露、榨油八大步骤。
体验官们还走进“酱香书寮”阅读、集章;在研学课堂与寮步豆酱制作技艺传承人互动,品尝豆酱蒸排骨等美味。此外,参观寮步豆酱工艺展览馆,沉浸式感受古法豆酱酿造场景后,体验官们还亲身体验了一把“打酱油”的乐趣。
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的赵宏杰,是当天的特邀嘉宾,他分享,在“·莞”空间感受到了东莞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这类型新型空间很适合带小孩一起来,尤其在酱香文化园·莞感受到传承人坚守的精神,深受触动。
主理人李舒娜表示,“·莞”空间微旅行路线的发布,为酱香文化园·莞带来了一波新人气,也将推动空间持续创新,推出更多符合市民游客需求的活动。

据介绍,酱香文化园·莞旨在打造“酱园+文博+研学”活动的模式,有老味道又不失潮流感,吸引年轻人走进这个有颜值、有温度、有文化的新中式酱园,品味时间流逝中的寮步味道。
“酱香”源远香浓,“酒香”醇厚绵长。在翡翠宫·非遗食语·莞,体验官们被石龙家酒煮咸姜水深深俘获。有体验官感叹:这趟“·莞”空间微旅行让人回味无穷。
翡翠宫·非遗食语·莞是东莞市首个非遗主题的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当天,该空间主理人叶厚言带领体验官们参观了解东莞非遗美食,透过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文字,以及充满年代感的旧物件,体验官们近距离感受了东莞的饮食文化和非遗魅力。
其中,石龙家酒煮咸姜水是该空间的主打美食,被认定为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袁静筠现场教学传授制作技艺,体验官们边学习制作,边品尝了这道特色美食,不亦乐乎。
一碗家酒煮咸姜水聚集了自家酿制的糯米酒、老姜、鲜鸡、肉片、鸡蛋等多种食材。酒与食材的精妙搭配……再经过精心熬煮,制作出了一碗足料且味浓,口味独特的家酒煮咸姜水,深受各年龄层顾客的喜爱,不仅承载着当地人的味蕾记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很开心能加入‘·莞’空间微旅行路线的策划,让我们与其他空间有了更多联动!”叶厚言表示,微旅行路线的推出,让更多市民游客有机会了解到翡翠宫·非遗食语·莞,了解东莞饮食文化。接下来,该空间将持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沙龙讲座、非遗主题活动,为市民游客送上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提升“·莞”空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