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莞共成长!33岁的东莞理工学院简历更新啦
东莞+ 2025-04-26 14:54:40

人间四月天,东莞松山湖畔春意盎然,作为东莞市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东莞理工学院迎来了建校33年的重大日子,砥砺奋进又一年,东莞理工学院的简历更新啦!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东莞理工学院

英文名: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GUT)

校龄:33岁(1992年4月批准成立)

校训:学而知不足

住址:松山湖校区(松山湖大学路1号)莞城校区(莞城街道学院路251号)

我的标签:

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名誉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我的艺术照: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占地330多亩。

松山湖校区

莞城校区

国际合作创新区

我的家庭成员:

现有教职工19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38%,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超过70%。36位入选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356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088人。继续教育学生约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13万余人。

学校运动会

我这样培养人才:

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校在近3届国家和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

近3年,围绕十大国家急需重点领域和七大学校特色领域组建62个卓越工程师“奋楫计划”班,参与企业超100家,新增或改造129门课程,新增建设工程案例42个、协同主编产业特色课程讲义80个、出版教材28部,累计打造实习基地数703个,助力毕业生打通学用“最后一公里”。

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组建“吴仲华班”,探索构建基于现代产业集群和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3%以上、专业对口率提升至92%以上

吴仲华班开班仪式

2025年毕业生供需对接活动现场

学科建设我在行:

开设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

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特色学科专业集群

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晋级ESI全球排名前1%

化学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

先进陶瓷制备与性能实验室

我参与的科研:

联合散裂中子源建设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东莞理工谱仪)

联合获批“广东省高精度射线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滨海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研究平台”等10余个重大平台

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各级各类课题3396项,累计申请专利6664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22项

2019年获批立项东莞市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1年获批东莞市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2022年学校共同一作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牵头获批“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湾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立科技创新研究院、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国际空天技术研究院和中子散射与先进光源科学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

建成国内高校首个面向防灾应急的卫星地面接收站

多物理谱仪

卫星地面站

我这样服务地方经济:

全面实施启动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与东莞85%镇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中心等载体平台

2015年以来,成果转化合同总数近290项、总金额2802.98万元

2024年,学校首次完成单项突破500万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联合东莞市科技局建设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打造“爆款”单品,推动东莞食品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深入开展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专项行动,累计派出100支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及专员,深入对接服务20个专业镇,服务企业1860次

与横沥镇共建3D打印公共服务中心和模具检测技术中心,形成全国校地协同创新“横沥经验”,合作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高位谋划推动“双百行动”,派出院士专家团队和22支服务小分队、153支青年大学生突击队,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我的海外“朋友圈”:

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合作成立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东莞市第1家、广东省第6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作为内地合作办学方共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与英、美、加、澳、法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牵头承接建设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项目,作为理事长单位建设实体运营机构“东莞市普乐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成立拉美研究院,与中拉高校和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带动学科发展和科技交流

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墨西哥等5个国家9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

2017年,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正式设立

我的生日愿望:

将继续强化“支撑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和产业共生共荣”的思想自觉与使命担当,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办“扎得深、立得稳、靠得住、顶得上”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在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字:记者 肖郅朋 赵浛锐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刘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