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的报告厅化作“侏罗纪公园”,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教授以一场趣味横生的《穿越恐龙时代》主题报告,带领二年级学生开启史前冒险。
这场融合穿越剧情、幽默讲解与互动的讲座,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触摸地球生命的沧桑脉络。
沉浸式穿越:从三叠纪到白垩纪的时空之旅
“欢迎来到2.5亿年前的三叠纪!”徐教授一声令下,屏幕上的始盗龙化石瞬间“复活”。他带领孩子们搭乘“时空列车”——
在“三叠纪站台”,他带领孩子们认识恐龙“始祖”始盗龙,揭秘“有的恐龙蛋比乒乓球还小”等知识。
在“侏罗纪峡谷”,他带孩子们目睹永川龙追击梁龙的惊险场景,巨型易碎双腔龙“最长可达60-80米,体重220吨”的震撼数据让孩子们惊呼。
在“白垩纪荒原”,他带孩子们见证霸王龙与三角龙的巅峰对决,通过“甲龙尾锤防御战”小动画破解素食龙生存智慧。
恐龙寿命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整体约在75-300年之间,比人类“长寿”却难敌自然灾害,讲座中穿插的“恐龙冷知识”让科学原理变得生动:通过考古图片再现恐龙遭遇洪水、泥石流而全族死亡等事件;突遇火山爆发时,恐龙妈妈守护35个恐龙宝宝的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幽默课堂:科学家变身“段子手”
“恐龙身上的跳蚤比现在大10倍,没准还能抓下来做个烧烤!”
徐教授用“吃货分类法”解析恐龙食性:“素食龙是‘植物粉碎机’,每天要吃几百斤树叶;肉食龙是‘草原猎手’,跑不过猎物就饿肚子。”
“恐龙妈妈为何要分层下蛋,还要把蛋下成放射状?”“素食龙和肉食龙哪一类数量多?”“面对肉食龙的侵犯,素食龙怎么办?”“为何三叠纪全世界的恐龙都一样?”……徐教授通过考古现场的真实图片、还原场景的小动画,再配以夸张的动作、表情,在科普知识的同时,不时提出关键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与热烈讨论。
硬核知识:用“恐龙密码”解锁科学思维
“看这张考古图,恐龙的满口牙齿形状相同,牙齿上都有小锯齿,这为它们的进食提供了帮助。”“再细看,这些老牙齿上又长出了新牙齿!说明什么?说明恐龙的牙齿是不停生长的。”
在“恐龙灭绝之谜”环节,徐教授通过动画演示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场景,用“全球75%物种消失”的数据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恐龙最繁盛的侏罗纪晚期,一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演化成了鸟,恐龙没有真正灭绝,它们的后代化作1万多种鸟类,至今还在我们头顶飞翔。”
整节课,孩子们都在欢乐的气氛中解谜、破谜,好奇心不停得到满足,又不停引发新的思考。
“我知道!素食恐龙数量多,因为如果素食恐龙不多,肉食恐龙就没有食物了!”讲座中,一位二年级学生抢答成功,获得徐教授赠送的天然水晶晶体奖品,惹来全场羡慕。这场专门为低年级小学生设计的科普讲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受到孩子们的无比喜爱。
定制科普:从宇宙到生命,总有一款适合
据悉,第二十届东莞市中小学系列科普报告会由东莞市科协、市教育局指导,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自4月16日启动以来至4月底,共邀请9位专家走进17个镇街的33所学校,预计惠及2.4万名师生。徐世球教授的讲座成为其中“科学探秘”的典型案例。
在第二十届东莞市中小学系列科普报告会中,徐世球教授一共为东莞学子带来9场讲座,覆盖“宇宙-地球-生命”全维度,包括《从宇宙到地球》《地球生命的来龙去脉》《穿越恐龙时代》《远离自然灾害》《月球探秘》等不同主题,采用不同授课方式,为不同年龄段学生定制科普盛宴。
“徐教授用‘穿越’打破时空壁垒,让深奥的古生物学变成‘可触摸的故事’,这正是科学启蒙的魅力。”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校长朱亚骏表示。
正如徐教授在讲座中所说:“每颗好奇心都是一粒种子,今天种下的恐龙梦,或许会在未来长成探索宇宙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