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贯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有关部署的重要举措。
2024年12月,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东莞市南城中心幼儿园共同承担的第三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东莞)项目《幼儿园“一核两翼三维三型”立体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在中期检查中,获得与会专家评委的肯定,成为东莞学前教育园本教研领域的典型样本。
在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引领下,基地项目团队以“幼儿园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为共同研究核心,聚焦“优化园本教研模式和探索园际协同教研模式”为两翼,围绕“教研机制的建立、教研方式的探索、教研资源的建设”三个维度,通过“以点(园本)为基础,以线(园际)为联结,形成辐射面”的立体推进思路,积极探索园本教研优化创新机制和紧密型、联盟型、帮扶型的“三型”园际协作教研机制。历经了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同时,一大批教师也得到成长。其中,十余项阶段性成果入选省市级资源库,十余名教师撰写的教研案例和活动方案获市级奖项,项目负责人和成员斩获11项省市级个人荣誉,为东莞学前教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目标: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推动教研体系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根深才能叶茂。东莞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政策,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积极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
2022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项目。其中,东莞有10个项目入选。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东莞市南城中心幼儿园共同承担的教研基地项目是东莞唯一入选的校(园)本教研基地项目。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基地项目教研机构负责人、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李丽英坦言:“项目的推进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一方面,项目基地包括9所幼儿园,跨越东莞惠州两地、覆盖6个镇街和4个片区。另一方面,各园在办园性质、理念、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园本教研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引领下,基地项目迅速厘清思路、组建团队、敲定目标,以园本教研基地的建设为契机,统筹基地园所的专业资源,改革传统的教研模式,大家同心同向,劲往一处使。
化整为零,分步实施,分段实现目标。基地项目教研机构负责人李丽英介绍,聚焦“高质量教研”,项目组将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子目标,促进教育资源优化,多维度护航师生成长,进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幼儿园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为研究抓手,各基地园探索园本教研优化创新的机制与模式。二是探索“紧密型”“联盟型”“帮扶型”的“三型”园际协作教研运行机制,建起一个覆盖城乡、兼顾公办民办、涉及各类园所的教研发展共同体。三是有效整合园所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体系化的教育资源库,在资源共建共享中,促进区域内幼儿园的优质均衡发展。
“2024年12月,在项目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第三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东莞)项目以第三名的成绩通过了项目中期检查。这是对我们前期努力的肯定,也坚定了我们办好学前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基地项目幼儿园负责人、东莞市南城中心幼儿园园长吴昭辉深感欣慰和鼓舞。
探索:深度融合达到整体提升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东莞市积极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深化课程建设、赋能教师队伍,截至目前,东莞市幼儿园达到1287所,在校人数达到31.38万人。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东莞市南城中心幼儿园共同承担的教研基地项目入选校(园)本教研基地项目,正是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进一步展示出东莞“办好园”的决心和力度。
在项目探索中,为了解基地各成员园的教育教学和园本教研开展情况,教研机构项目负责人及幼儿园项目负责人先后开展了7次走访调研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各园不仅在教研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教研制度、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等方面也存在着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问题与瓶颈。
基于调研结果,项目组成员一起深度思考:如何通过多方融合,促进基地幼儿园的整体提升?大家一致认为,从纵向看,应体现园所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从横向看,应体现园际层面的优质均衡发展。
因为深以为然,所以躬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教研机构、基地园、成员园之间保持紧密互动与研讨,通过“以点为基础、以线为联结、形成辐射面”的立体推进思路,园所内及园际间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
教学资源库建立能够打破园所围墙,与高水平的教研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建立了跨园所共同体教研教学资源库,通过园本教研机制资源、教师教研资源、自我服务活动资源、园际教研机制资源等,推动了各基地园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增强了园所和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的不断创新。
教研基地聚焦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积极探索并形成“1234+N”园本教研模式,推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资源建设等工作,对园本教研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基地各园创生出“基于真实问题为导向的‘六步四式’园本教研模式”“项目式园本教研‘四步六举’运行模式”“5+N园本教研模式”“主题式园本教研模式”“卷入式”网格化研修模式、实幼师坛等N种模式,从模式的变革中真正地激发和唤醒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助力教师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进而提升园所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
同心同向,行稳致远。为建设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高质量教师管理队伍,基地采取“四阶”分层培训模式,为园长、教研人员、教师和保育人员四类不同岗位的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园际间联合教研活动两年内累计开展近30次,有效推动了基地项目建设及园所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有效落实下,幼儿园“一核两翼三维三型”立体教研模式落地生根。
经历了两年的建设、优化,如今的基地实现优质教研资源升值,推动基地各园共研共享、共赢共进,促进基地园向内纵向扎根深研、横向联动共享和向外辐射示范。
成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东莞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园上、上好园,实现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
“项目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我们在与专家、与幼教同行的相互碰撞中点燃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实现专业成长。同时,在园本教研的变革和创新中我们也探索出了适合园情、更能推动教师深入参与和思考的园本教研模式。”项目成员纷纷表示在省园本教研基地项目的研究中,经历了成长与蜕变,更参与了东莞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的转变升级。
如今在项目研究的带动下,基地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形成了阶段性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成果,成为所在地区对外展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窗口。依托基地项目的研究,也加大了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园所的保育教育质量,基地园在所在地区获得了各类奖项,受到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汇聚江海,勇立潮头。基地建设效果显著,不仅实现了高质量教学办学,还通过送教帮扶、专题研修、专家引领等形式积极开展区域联动教研,促进基地成员园保教质量和所在镇街教研工作质量的提升。两年内基地共计开展了40余次示范辐射活动,积极承担省级教研、培训或送教任务,先后赴贵州铜仁、广东省普宁、揭西、惠州等地送教,直接影响幼教工作者近10000人次,进一步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如今,东莞正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战略蓝图,转化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不断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上贡献东莞力量。未来,项目组将不断完善“以园为本、问题共研、园际共融,资源共享”的园本和园际协作教研工作机制,把项目研究、研修研讨、交流展示与成果推广等实践有机结合,在深度研训交流中进一步扩大项目研究成果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