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东莞|东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袁奕燊《廿五品松糕》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4-22 17:17:02
廿五品松糕
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成家立业的大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孩子,只要一提到松糕,谁不是嘴里就立马生出一种香甜又可口的感觉呢?
说起松糕,就不得不介绍它的由来。松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最早的记载于《调鼎集》,书中详细描述了松糕的制作方法。而在广东东莞地区,茶山松糕,又称茶园松糕,是茶山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手艺之一,自古以来便有着“年廿五,炊松糕”的习俗。
松糕的名字可能源于其外形像汉字“嵩”,后来讹传为 “松糕。”而在茶山镇,“松糕”与“承高”谐音(寓意垫起来),有扶持子孙快高长大、事事顺利、步步高升的意思,每逢老人做寿、小孩满月、新人结婚等喜事都会用到松糕传递吉祥。
“年廿五,炊松糕”,今天奶奶一早起来就开始准备松糕。松糕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手艺和耐心。奶奶提前将大米浸泡一段时间,磨成米浆,只见奶奶压低身子,眼睛眯成一条线,右手举高,左手扶助模具,娴熟地把米浆小心翼翼地倒进磨具中,接着一层层的放入砂糖、花生、芝麻配料,最后隔水蒸煮数小时。刚出炉的松糕,热气腾腾,咬上一口,绵密软糯,齿颊留香,还不粘牙。我由衷地感叹:这不单单是糕点,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呀!
茶山松糕不仅是美食,还承载着地方文化;不仅是年夜饭或节庆活动的必备美食,还常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情谊,寓意希望大家吃了松糕后手头宽松,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如果您有机会品尝到这道美食,一定不要错过哦!
作者:东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六年级 3班 袁奕燊;指导老师:黄佩珊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