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到9日,海德双语学校(以下简称“海双”)迎来了第三届面向全国教育同行的教学开放日。本次活动主题为“AI赋能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探索”,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教师同课异构、学部校长办学成果分享、专家前沿讲座等活动,让全国各地的教师在多维度了解海双发展的同时,也带着对教育教学的启迪与思考,满载而归。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教学开放日,海德双语迎来了近1000名教育界同行来打卡。事实上,从初识海双到再来海双,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教育同行每年都来奔赴这场“春天的约会”。此次教学开放日,更是有从成都、宜春、赣州、肇庆等城市远道而来的同行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一位老师的到来,都饱含着对海双教育事业的热忱关注和对教育教学的更高追求。海双人一定会用最好的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热情地欢迎各位同行的到来。”海德双语学校总校长黄赛勇先生真诚地表达了对所有到访的老师们的欢迎!


77节展示课 学生内驱力从何而来
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内驱力,那么学习将不再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在海双,“学为中心”是最常规、最基础的课堂要求,他们期待的就是打造一节节学生被激励、被唤醒和受鼓舞的课堂。
两天的教学开放日,海双带来了38节国家课程标准的展示课和39节校本特色课程展示课,呈现“学为中心”理念在不同学科与学段中的真实实践,展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度参与和思维成长。

据介绍,自2021年10月,海双开启了“教学评一体化”“学历案”的设计和应用等系列培训,通过“智慧课堂竞赛”“智慧评价竞赛”进一步锻炼教师在单课时、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操中的应用能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学历案的应用和“学为中心”的课堂,已经成为海双教育的常态课堂和常规学习方式。
同时,海双在教学开放日当天特别举办了两场相关主题教研活动:2025年清溪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展示活动以及与东莞一中联合展开的“指向深度学习的学科实践”化学同课异构活动。
在教学开放日当天,小学部举办以“从一页开始,向未来启航”为主题的2025年清溪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展示活动,完整展示了系统化、系统化的阅读教学课程。

海德中心小学部分学段开展了系统化的阅读教学展示。低段语文以“书香浸润成长路”为主题,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读-思-达”能力;通过“从‘翻页’到‘翻越’”策略沙龙,强化预测、联结等深度阅读策略;高段阅读则以“跨界探索启新思”为主题,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知识,学生在“生活研究所”的情境中自主探索,通过分组挑战、实验探究、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课后,教师们围绕教学实践展开研讨,分享经验,相互交流,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新路径,为构建科学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实践范式。
与东莞一中联合开展
“指向深度学习的学科实践”同课异构活动
作为第四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东莞)项目的基地校之一,海双于教学开放日携手东莞一中,联合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学科实践”同课异构活动。
两校化学教师围绕同一教学内容各展风采,凭借着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融入前沿理念与多元方法,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主动思考,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舞台。
课后设有研讨交流环节,专家、教师齐聚,剖析课堂优劣,分享深度学习经验,为东莞高中化学教育添活力。


据悉,开放日期间,学校各教研组和备课组,一如既往地带领授课团队精心设计学案,精雕细琢课堂环节,巧妙运用AI辅助,让每一节课得以精彩呈现,让所有到来的教育同行深切感受到“学为中心”理念下的课堂魅力。
早在2024年秋季学期,海双就针对全校所有老师进行了AI赋能教育的工作坊培训,全面推行3+3教研(3个教师+3个AI)。让AI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场景,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进入2025年,AI技术的应用覆盖了所有领域,海双也更加积极地拥抱AI技术,使其为教学服务。在开放日期间,学校各教研组一如既往地带领授课团队精心设计学案,精雕细琢课堂环节,巧妙运用AI辅助,让每一节课得以精彩呈现,让所有到来的教育同行深切感受到“学为中心”理念下的课堂魅力。

本次教学开放日,学校特别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为师生带来了《思维链教学法:用DeepSeek教学生Deep Seek》的专题分享。

现场,焦教授指出,“今天我们的问题不再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影响教育,而是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一现实。”他手把手带老师们实操各类教育人工智能模型,聚焦“5步深度思维求索法”,以具体案例让我们深度理解。焦教授的讲座,从理论到实践,解锁人工智能+教育的无限可能。
海双的梁萍校长也带来了《我命由我不由AI——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变与不变》专题讲座。她指出,“AI是你的下限,能力是你的上限;会用AI的教师,不是简单地让AI助‘教’,而是重在用AI助‘学’;AI不可能取代X型人才。”她还重点分享了海双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上的实践和探索,并强调尤其在AI时代,教育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但不能陷入工具的狂热,“当时代在不断变化前行时,我们老师更需要问一问自己‘未来,教育不变的是什么?’我们要将我们的教育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两位专家的讲座不仅丰富了开放日的内涵,更是启发了现场所有教育同行的深层思考:未来教育是什么?要如何培养未来型人才?在有深度、有温度的专家讲座里,老师们找到了答案。
一所学校,能吸引来自全国近1000名教育同行来打卡,这在东莞的校园并不多见。为何能吸引全国教师远道而来?
其背后,是海双在办学路上既有四年多来的脚踏实地,也不曾停止探索属于未来的教育教学模式、理念。它用深远的前瞻理念思考社会乃至人类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不断探索未来型人才的培育模式,最终擎画出了海双教育的蓝图,这是“一切为了未来”的最好体现。
海双的课堂对环节把控十分严谨。在课前,老师们遵循“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团队精诚合作,探索学历案的制作和应用;课堂上,五种不同的课型满足不同的课堂需求、学生需求,始终坚持“学为中心”;课后,则是对传统评课模式去芜存精,积极实践“LICC课堂观察法”,以“学为中心”的角度反馈课堂实施,促进有效提升。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作业设计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同时,海双的教师团队凭借智慧的前瞻力和培训力、超强的学习力和行动力,实现从备课、上课、观课、议课等多环节的创新和打通。“为了老师的未来”,让教师成为引领者、陪伴者、点拨者,致力实现“一切为了未来”。
正是因为有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四年来,海双中高考成绩显著,同时,老师、学生和家长好评如潮,数据口碑双丰收。它既跑赢了当下,也跑进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