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开展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
江门发布 2025-04-21 17:07:43

中华白海豚

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也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

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

图片

刘伟 摄

4月20日是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江门海域作为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保护。4月以来,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携手多方力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保护宣传活动,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各界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共识与行动。

图片

本次系列活动以“中华白海豚保护·有我”为主题,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提升公众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意识。系列活动由一场公益探访活动拉开序幕,4月10日,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携手保护区管理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共同发起,吸引了众多“公益探访官”的参与。参与人员跟随科研团队登上科考船,在江门台山海域近距离观测中华白海豚,还参观了保护区科普宣教馆,深入了解保护工作的艰辛与社会价值。探访过程中,公益探访官们以漫画、视频等形式,生动记录了中华白海豚的灵动身影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事业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

位于台山的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海域,生活着300多头中华白海豚,占全球总量的5%,拥有中华白海豚6个年龄阶段的完整世代结构。

图片

据了解,中华白海豚是我国海豚科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是衡量一个地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活指标”。

图片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咸淡水交汇的河口区域,江门市是全国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台山市大襟岛及附近海域,总面积为107.477平方公里,主要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生态系统。保护区(市级)成立于2003年,2007年晋升为省级保护区。

图片

刘伟 冯抗抗 摄

江门辖区范围内记录到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与保护区建成前相比稳中有升,据不完全统计,稳定在300头以上,不仅数量集中,而且拥有完整的世代结构,包括婴年期、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全部6个年龄段,种群数量健康合理,青少年海豚个体数量比例较高。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亮相,这一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华白海豚的可爱形象,更让这一珍稀物种成为了大湾区的一张亮丽生态名片。随着中华白海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喜爱,保护工作也任重而道远。各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携手努力,逐步建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科学为支撑的共管保护格局,共同谱写中华白海豚保护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江门新篇章。

图片

中华白海豚正成为

生态侨都的城市名片

最后,小编也提醒大家:

如果出海航行见到海豚

请注意避让

不伤害、不追逐海豚

默默守护“微笑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