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春,《哪吒2》以超156亿票房的成绩掀起全民神话热潮,也让人们对哪吒这一经典神话形象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近日,东莞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20年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其中,东莞图书馆以“哪吒闹书海”为主题,于4月17日至5月20日在东莞图书馆一楼大堂推出沉浸式文献艺术展,邀读者踏上一场跨越古籍与银幕、传统与创新的文化溯源之旅。
4月19日,记者在东莞图书馆看到,“哪吒闹书海”展览区人气火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为展览中的精彩之出驻足细品。现场还有cos《哪吒2》中主要角色的队伍在开展巡游,吸引市民纷纷与之合照打卡。
哪吒这一承载千年文化密码的意象,一直以来被赋予强大的生命力。该展览以文献为基础进行文化探源,系统梳理《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献记载,以及《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银幕呈现的哪吒IP演变,让N个版本的哪吒跨越时空同框。其次,以《3D立体书哪吒闹海》《封神演义》为基础,再现哪吒闹海、重塑金身的立体场景;以官方原创番外绘本《哪吒・三界往事》和官方首部设定集《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设置立体打卡装置,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展示文献和推介内容。
此外,通过资料整理和搜集,深挖“哪吒”电影彩蛋知识,涵盖电影里的博物知识、科普知识、角色设计、法器探源、分镜研讨、哪吒里的东莞制造、电影里的电影等等,让观众在娱乐中收获知识,感受古今交融的哪吒魅力。
哪吒为何能跨越千年,始终成为国人心中的英雄?作为中国神魔小说扛鼎之作的《封神演义》,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当天下午,文化学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蒋海松教授做客东莞市民学堂,为听众深入剖析哪吒张扬自由、反抗父权与暴政的叛逆精神,揭秘哪吒形象背后的诸多文化谜题,包括其大肉球身世的隐喻、乾坤圈的文化寓意、李靖与其关系的演变,以及剔骨削肉所蕴含的成长启示、莲花化身的神秘象征。
蒋海松表示,哪吒的故事,凝聚着一部中国文化史和一部个人精神成长史,值得大家深入钻研。他认为,“哪吒”集“叛逆精神的永恒魅力,传统文化的鲜明符号,多元文化的完美融合”于一身,是这一形象受欢迎的原因。“哪吒追求自由,敢于反抗的精神力量值得当下年轻人去汲取。”蒋海松鼓励,年轻一代可以从哪吒的身上学习他独立自由的生命力,应对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