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6岁的小李(化名)突发剧烈头痛并陷入深度昏迷,被紧急送到东莞市大朗医院,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抢救过程中,小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据悉,这是颅内压急剧升高、脑疝形成的致命信号。
“患者双侧瞳孔散大是脑疝的典型表现,意味着脑组织受压移位,脑干功能濒临衰竭。”神经外科张军主任解释说,动脉瘤破裂后血液涌入颅腔,颅内压骤升挤压脑组织,若未在短时间内有效减压,将导致死亡或者不可逆脑损伤。
术中,神经外科重症团队争分夺秒展开救治,紧急实施床旁锥颅钻孔,排出淤血及脑脊液,降低颅压;通过微创介入栓塞破裂动脉瘤,阻止继续出血;术后经神经重症监护室(NCU)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并发症,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入院第10天的小李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区。

主治医生表示,治疗期间,神经外科、康复科、中医科多学科联动,积极开展神经重症患者超早期康复,为小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促进患者神经、运动等功能的恢复。1个月后,深度昏迷的小李完全清醒,随后成功拔除气切导管。入院2个月后小李康复出院,经系统评估确认小李运动、语言、认知功能完全恢复,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
从深度昏迷、瞳孔散大濒临死亡,到如今健步如飞、谈笑自若地重返社会,这份“满血复活”的成功医学案例背后,是现代卒中救治体系与精准康复方案的强力支撑。“颅内动脉瘤就像脑血管壁上鼓起的气球,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30%-40%。”
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脑血管CTA或MRA筛查,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突发剧烈头痛务必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发现未破裂动脉瘤需动态评估,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干预。
神经外科张军主任表示,动脉瘤破裂会导致脑出血、脑水肿,幸存者中约1/3会遗留瘫痪、失语等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重在预防和早发现,健康生活,积极定期体检,尤其是进行脑血管疾病筛查是唯一有效办法。一旦发生破裂,必须争分夺秒,就近尽快实施手术。
健康科普
哪些信号可能是颅内动脉瘤预警
突发炸裂样头痛:90%患者破裂时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
颈项强直、呕吐:脑膜刺激征典型表现;短暂意识丧失或抽搐;
提示严重颅内压升高;
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特定部位动脉瘤压迫神经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