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专家走进33所中小学,点燃东莞学子科创梦
东莞+ 2025-04-18 15:22:26

4月16日,“科技创新,成就梦想——第二十届东莞市中小学系列科普报告会” 启动仪式在东莞中学报告厅举行。本届活动邀请了9位知名专家,他们将走进东莞17个镇街的33所中小学,围绕科技前沿热点开展科普讲解,活动持续至本月30日。 

该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教育局指导,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是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自2009年首届举办以来,活动已走过16年历程,先后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研究员、教授等专家共143人次,举办科普报告444场,约23.3万名大、中、小学师生现场参与,领略了科学大师的风采。

活动亮点:33场讲座,为师生创新素养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东莞于2023年率先出台科学教育20条,积极实施科学教育“六项行动”、建设“三个135工程”,连续两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科技节,评选“十佳科创之星”,举办“好问题大赛”,着力构建完备的科学教育体系,为师生创新素养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第二十届东莞市中小学系列科普报告会亮点突出,专家团队实力强劲。9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专家,围绕科学家精神、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高新材料与基础科学等热点主题开展讲座。活动参与面广泛,涵盖公办、民办学校,33场报告会涉及17个镇街的33所学校,覆盖我市小学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让更多学生接触到优质科普教育资源。

讲座内容设计充分考虑青少年认知特点,将深奥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分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报告,易于学生理解。活动注重学生参与度,各校提前预热,活动现场设置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专家解答。

专家开讲:了解科技前沿,聚焦社会热点

启动仪式结束后,三位专家分别在东莞中学、桥头镇第一小学、可园中学同时开启讲座。

在东莞中学,曾任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动机工程组组长等多项航天领域要职的教授级研究员赵金才,作了题为“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明天” 的报告。他回顾了中国航天起步时的艰难,讲述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以及“东方红”一号发射等历史事件,介绍了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的成就,如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实现、空间站建成、嫦娥工程和天问一号任务突破等,还展望了未来航天发展规划。报告中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航天的魅力,赢得阵阵掌声。

在可园中学,中国化学学会会员、二级教授高秀玲带来“精美化学”主题讲座,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化学原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在桥头镇第一小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李廷芥教授以“我所熟悉的‘两弹一星’功勋与英雄——与青少年朋友漫谈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两弹一星”元勋们为国家科技事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科学家精神内涵,激发爱国热情和科学探索欲望。

接下来,专家们的讲座将持续走进33所学校,预计为2.4万中小学生带来难得的科学盛宴,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助力东莞科学教育与科普工作蓬勃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市教育局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