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召开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及房屋市政工程安责险培训交流会
2025-04-17 19:10:11

2025年4月16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召开“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及房屋市政工程安责险培训交流会”。会议旨在深入落实国家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加快推进东莞市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试点工作,深化东莞市安责险实施成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东实集团、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各镇街(园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分管领导,各镇街(园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其他相关保险公司代表共约120余人参会。

政策解读与创新实践并重,夯实安全根基

会议聚焦限额以下工程安全管理与安责险实施,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及《东莞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方案(2025-2026年)》进行了深度解读,政策从“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向“政府监管”转型,且明确要求:

建筑施工投保全覆盖:要求建筑施工项目100%投保安责险,未投保且逾期未改正的将依法进行处罚;要重视高风险限额以下工程的推动工作,开工登记时应当完成投保;事故预防服务标准化:保险机构须按保费21%提取事故预防费用,制定服务细则并确保服务频次;AI赋能精准监管:全面推广“AI三级安全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AI为基础的风险管理闭环制度助力限额以下工程精准监管。

东莞首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签约,开启“保险+质量共管”新篇章

会上举行了东实·莞樟苑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签约仪式。在市住建局、金融监管局东莞分局、东实集团及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领导共同见证下,东实集团旗下旗粤安居公司与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正式签署我市首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项目合同,标志着东莞市“保险+质量共管”模式迈出关键一步。市住建局以此次签约为契机,逐步将试点经验拓展至商品住宅、公共建筑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健全东莞市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在讲话中指出,要立足大湾区核心城市建设定位,以“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多元共治”为抓手,全力构建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调要推动IDI与安责险形成“双轮驱动”机制,依托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中心,融合物联网监测、AI诊断等技术,建立“24小时AI预警+远程值班干预+专家精准巡检”三级安全监管体系。要求各责任主体强化政治担当,将保险机制作为防范重大风险的核心工具。

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前往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中心,观摩AI风险预警平台实操演示,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专家现场讲解“三级安全管理”在农民安居房和限额以下工程中的落地应用,展现技术赋能安全生产的实效。

本次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示范、技术展示等方式,聚焦制度创新与实践突破,全面构建东莞市工程质量保险及安责险制度实施框架,明确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实施路径,为健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完善工程质量治理现代化“东莞模式”,助力大湾区高品质城市建设。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