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让人大开眼界,根本看不过来” 优质多元深圳展览成全球艺苑风景“窗口”
读特客户端 2025-04-17 17:36:25

来自惠州的赵小姐趁着周末带全家人来深圳观看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的两个国际大展,开阔视野;来自广州的罗先生也趁着假期将深圳的多场展览排上日程……四月鹏城,繁花似锦,山海无垠。除了踏青出游,来“深圳看艺术展”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和文旅新热点。越来越多高品质的艺术展览让深圳成为市民和外地观众旅游的品质之选。

展览海报尽显波兰海报学派大师们的卓越创造力与深厚艺术功底,吸引着各地游客与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

优质文化供给 彰显城市精神

“深圳的展览让人大开眼界,根本看不过来!”游客周女士来自佛山,她热爱艺术,平时就喜欢约朋友一起逛美术馆。“现在深圳的美术馆数量越来越多,提供的展览不仅数量多,而且都具有高水准。我们从佛山过来深圳很方便,所以看展也被纳入我们的行程中。”

美术馆是彰显深圳文化品牌标识度的重要载体。深圳日益增多的美术馆,为“看展+旅游”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的美术馆数量逾30家,还有各类商业性艺术机构、画廊等,对艺术爱好者们有着“天然吸引力”。

从国际摄影名家刘香成的摄影展到岭南艺术家的群展,从国画名家宋文治特展到知名艺术家薛松的个展,从脑洞大开的新媒体展览到富有个人风格的余友涵个展……从经典到当代,多位“顶流”艺术家的作品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深圳正在成为联通市民游客饱览全球艺苑风景的一扇“窗口”。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宴席”,正在唤起人们美的体验、想象的丰盈,同时也展现出城市的文化腔调和文艺品位,也折射出深圳文化的繁荣发展。

游客赵小姐特地从潮州前来观看深圳美术馆展出的两个国际大展:“波兰海报学派传奇大师——古尔卡、斯威兹、马尔沙威克”展和“谢尔滕斯&阿贝内斯”摄影艺术展。前者汇聚了3位大师的经典作品,以强烈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展现波兰海报艺术发展脉络;后者则通过这一对先锋摄影组合,展现出摄影艺术的丰富与多样。“现在到深圳看展览已经成为我们的新习惯。我们坐高铁过来深圳很方便,深圳的优质展览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希望今后能在深圳看到更多优质的展览。”赵小姐说。

多场景体验 文化与消费深度融合

上个月底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深圳艺术周”虽然落幕,但艺术周期间推出的展览热度持续不减。尤其是在周末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馆内人流涌动,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展览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消费。

记者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文创商店看到,店里富有设计感的文创品颇受欢迎,特色、艺术、精美、时尚的艺术品和文化书籍以及各类纪念品令不少消费者爱不释手。游客孟小姐选购了捷克艺术家穆夏的文创品,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回购”了。“去年我在深圳看了穆夏的个展,选购了几个穆夏的书签送给朋友做纪念,大家都很喜欢。这些艺术文创里蕴藏着充满品位的生活观与现代设计趣味,所以这次来深圳,我又购买了一些。”

在美术馆不仅可以看展,还可以喝咖啡、品茶、买文创。如今在深圳,美术馆文化创意开发的跨界融合不断开拓边界,为观众带来了文化与消费深度融合的多场景体验。

创新服务 增强与观众的“黏性”

对城市而言,高质量的展览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艺术品的展示和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展现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

好的展览来了,如何做好服务,增强与观众之间的“黏性”呢?记者了解到,深圳各大美术馆都十分重视主动与市民游客建立更多元、更广泛的文化链接,提供更多维度、多层次的美好体验,让观众可以在艺术的空间环游世界,遨游艺海。

为了更好向大众普及艺术,深圳的各大美术馆都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普及方式,比如定期举行导赏活动,提供微信免费导览、人工讲解等多种导览形式;将专业艺术史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学生等群体开展艺术教育导赏、系列专题讲座;在线推出展览细读、艺术导览系列专题片等分众化教育资源,覆盖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深圳文化场馆资源丰富,提供了多元精彩的优质文化供给,涵盖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摄影、雕塑、新媒体等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展览,彰显这座城市的开放、创新与包容。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被有效释放,这也是“到深圳看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观众共识的原因之一。此外,依托于深圳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气氛,高水平展览形成了集聚、联动效应,对外地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