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深圳,阳光终年炽热。但在大运中心体育馆的冰场之上,冰刀划过冰面的锐响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演绎着一场关于“不可能”的逆袭。女子冰球世锦赛正在此激情上演,以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为班底的中国女冰直面欧洲劲旅。在场边观赛的人群中,一群中学生们佩戴着与职业冰球选手同款护具,眼中闪烁着对冰球的向往。这座曾被认为与冰雪运动“绝缘”的城市,正以场馆建设为基、职业赛事为翼、校园普及为根,在亚热带土地上培育出独特的冰球生态。
中国队(红色队服)与荷兰队在比赛中激烈对抗。
场馆从“无米之炊”到“冰雪地标”
2017年,当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成立的时候,全市仅有2片商业冰场,且均以滑冰娱乐为主,专业冰球训练场地为零。如今,除正在进行的女冰世锦赛的龙岗区大运体育中心体育馆外,位于龙岗区的昆仑鸿星气膜馆作为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配备智能温控系统与VR裁判训练设备,成为华南地区又一个能承接国际赛事的“冰上堡垒”。此外,预计在今年年底开业的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更以83米垂直落差雪道创下室内滑雪场纪录,届时可承办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的国际滑雪赛事。
政策支撑是破局关键。深圳将冰球项目纳入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范围,为冰球运动相关的赛事举办、俱乐部运营等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出“政府补贴+企业运营”的场馆共建模式,推动冰雪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市冰场面积较2017年翻几番,包括龙岗、福田、南山等区域形成“1小时冰雪运动圈”。
本土球队职业突围创中国冰球历史
要想发展一项体育运动,拥有自己的职业球队是重中之重。2017年,随着俱乐部的成立,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亮相。就是这支全新的职业球队,改写了中国冰球的历史。2020年,球队首夺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WHL)冠军,成为首个登顶世界顶级职业联赛的中国俱乐部;2023年,以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为主要班底的中国女冰在世锦赛(甲级A组)中以全胜成绩升入顶级组;2024年深圳女冰又夺得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冠军。
球队的出色表现成为了深圳冰球运动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以及周边地区人群的关注。精彩的比赛让人们感受到了冰球运动的魅力和激情,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冰球运动的兴趣,更多人愿意主动了解和参与冰球运动。目前俱乐部拥有男子和女子两支职业球队,还有6岁到14岁的各个年龄段梯队,并继续扩大深圳冰球人口。
校园深耕让冰球成“南方课间操”
2021年,深圳中学龙岗学校与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合作,首次开设冰球社团,随后学校成立了全市唯一一支冰球校队。俱乐部为队员们提供了场馆和专业的指导,校队队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冰球技能和战术水平,积极参加各类冰球赛事。
目前,深圳“冰雪进校园”活动及上百场公益课已在数十所大中小学展开,使众多学生接触或参与冰球运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设冰球通识课,前国手齐雪婷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滑行技巧,更通过分析NHL(国家冰球联盟)战术理解团队协作。
近日,由中国冰球协会、中国香港冰球总会主办,国际冰联赛事发展基金会支持,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承办的2025年女子冰球队教练员培训班(第一期)开班,4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子冰球队教练员报名参加。教练培训课程的开展,对于提高深圳冰球教练的专业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冰球人才、推动深圳冰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