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当家人让你放弃愉快的假期,前往陌生的故乡做一件看似无用的事,你会愿意吗?最近我读了《十二岁的旅程》,这本书让我收获颇丰。
书中的主人公阿梅,是个古灵精怪、口齿伶俐的女孩。奶奶听信侦探的话,认为在战争中失踪的爷爷还活着,便带着阿梅回到从未谋面的故乡寻找真相。阿梅在这里结识好友,经历许多趣事,最终找到真相回到美国。
战争,尽显残酷与可怖。阿梅的奶奶因战争与丈夫分离,当她亲自走进丈夫亲手挖的洞,才真切体会到那些年他的艰难。空气如此珍贵,当她触摸着多年前丈夫摸过的墙,她在想什么,爷爷又在想什么?我们生活在热爱和平的国家,是何等幸运。看看那些难民,民不聊生、无家可归,我们更应推崇和平、热爱和平。
友谊,是痛苦时的温暖解药。阿梅和好友阿雯的友情让我羡慕。她们一起煮水、吃小吃、抓青蛙……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阿雯也为阿梅的无聊旅程增添了亮色。生活中,我伤心无聊时,朋友也会安慰陪伴我,这让我无比暖心。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正如很多电影里,反派最终与主角成为朋友,他们并非本性坏,只是缺少陪伴。
“百善孝为先”,阿梅用行动诠释了这份孝顺。起初,她不想放弃愉快的沙滩生活,但考虑到奶奶无人陪伴,还是选择前往。当奶奶得知爷爷被炮火炸死后受刺激,阿梅默默熬夜帮奶奶抹虎标油;钻隧道时,她不顾膝盖磨破的疼痛,拉着坐在木板上的奶奶前行。这份孝心,令人动容。
书中的越南风情也让人印象深刻。越南人民敬爱老人,即便其他食客都蹲在小吃摊边,老板也会为老人搬来椅子;别人用油污毛巾、脏水擦碗,对老人却拿出杀菌湿巾,连钻隧道时奶奶坐的木板都是专门准备的。敬爱老人是美德,中华民族的孝顺与礼貌,更应传承发扬。
《十二岁的旅程》耐人寻味。它让我们了解历史、勿忘国耻,更让我们懂得珍惜友情、尊重敬爱。读到爷爷奶奶的爱情悲剧,我不禁落泪。他们年轻时真诚相爱,战火中凭借深沉坚定的爱活着,只为实现“越过炮火相见”的承诺。奶奶带着孩子逃难,在异国他乡仍不忘丈夫,拼尽最后一口气飞回越南寻夫。
这段旅程,因爱与执着,意义非凡。它让我明白,成长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情感、责任与历史的深刻领悟。
作者:东莞市东华小学(东城校区) 六年级 9班 蔡晓钰;指导老师:李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