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发现:在万物互联流通、科技与狠活常在的新时代,跨界融合、异军突起不再是“难得一见”,人人都有成为“六边形战士”的潜能。特别是在“新大众文艺”方兴未艾的当下,诸如文学、评论、音乐、摄影、音视频等不断为“新技术”削低门槛的文艺领域,投入其中的大众创作者日益“爆炸性”增长起来,纷繁芜杂又生机勃勃。
这不,今天(4月15日)上午,歌手邓紫棋在微博上发文称,她的20万字长篇科幻小说《启示路》已经写完,计划年内出版,并兴奋留言:“我的天!终于写完了。”从中可以感知这位知名歌手跨界成为新人作家,并完成处女作的欣喜与感动。

其实,随着“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其分支之一的“素人写作”也成为了一个业界热门话题,具有较高的自发性和大众参与性。如“外卖诗人”王计兵、快递小哥胡安焉、出租车司机黑桃、菜场主陈慧等职业老本行并非“写字”的普通人,因在业余以独特的个人经验书写和生活记录,引发读者共鸣和思考,从而持续破圈,最终汇成广受关注的“素人写作”现象。
相对于大多数素人写作者或演艺界明星跨界文学圈而言,邓紫棋并没有如他人一般写个人回忆录、传记、生活散文等个人经历和感悟,而是挑战“长篇科幻小说”这样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文学创作领域,这对于一个素人写作者而言难能可贵,也从中可以看出邓紫棋真的是对文学的热爱,是真的有对文学梦的期待和野望。
这也从她此前在采访或微博等社交媒介透露的言行中可以寻找到蛛丝马迹。比如2015年,她曾发文说:“很羡慕作家,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空间是最大的……他们写的都是作品。而如果你不是作家,就算偶尔思潮涌动一下,最好也是放手给自由,默默把它留在心底”;日前她发布的动态“13岁时的梦想,20年后实现了,2025.04.02,今天我正式成为了一位签约作家”;以及从发布专辑《启示录》以来时不时谈及小说创作的推文等。
在今年年初的一场直播中,邓紫棋透露自己已经写了11万字的小说,内容横跨量子力学、宇宙起源、人工智能,这部小说正是刚完成的《启示路》。在创作这部源于专辑《启示录》中的音乐连续剧故事的长篇科幻小说期间,邓紫棋可谓笔耕不辍,哪怕是在巡演期间,也犹如网络作家般,坚持日更3000字,并时不时与“粉丝”分享进度和心情,让“粉丝”感受到她对成为一名作家的执着。

其实,在近年来,跨界融合不再少见,“斜杆”者时常见诸媒体网络,“六边形战士”也时有耳闻,歌手邓紫棋跨界进军科幻文学,奔赴儿时的作家梦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在“新大众文艺”已成趋势的当下,不仅专业人士把业余爱好玩转出成绩,从明星到网红到普罗大众,借助时下科技与大众传媒,不断把自己的生活见闻和业余爱好玩出花样,也不断丰富自己和他人的精神生活,这或许就是“新大众文艺”时代的魅力之处。这也印证了李敬泽在《新大众文艺——支撑新高峰 砥砺新经典》一文中所言:新大众文艺的根本之“新”就是人民大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进而改变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文艺形态。
特别是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东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口流动巨大,城市发展迅速,科技与观念不断一直“潮前”,更是为“新大众文艺”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其中,就东莞这座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的“双万”城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有超过2亿人在东莞工作过、建设过、奋斗过。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品格,也为无数来莞务工人员提供了工作、生活、体悟、碰撞的广阔舞台,为东莞文艺的孕育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因此,“新大众文艺”在东莞,具有天然的群众基础和“火起来”的优势条件。特别是近年来,东莞这座中国制造业重镇,不仅以“世界工厂”闻名,更悄然孕育出一批来自工厂流水线、社区市井、服务行业的素人写作者,他们以质朴笔触记录时代变迁与生活百态,形成了独特的“东莞写作群”,成为中国备受关注文学现象。如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多次来莞调研;《文艺报》也临时改变早已规划好的调研议题,由主编刘颋带队,带着“为什么是东莞”这个问题来东莞调研、寻找答案,与东莞作家畅聊“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素人写作”等。
其实,结合“新大众文艺”和东莞这座前沿城市的特点,众多的东莞素人写作者,不仅是东莞“2亿分之一”建设者和“新大众文艺”创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植根于东莞广阔创作土壤,用真实性笔触、原生态信息从事业余写作的文学创作者。用东莞市作协主席、文艺评论家胡磊的话说:他们都是新大众文艺最真实的创作者,往往对文学毫无功利,有的只是内心向善、向上,有的是岁月静好,用最纯粹的笔触,去书写温热生活的烟火气,因此呈现出来的是东莞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座城市的温度。
李敬泽在3月2日东莞市文联举办的“城里的阳光·素人写作与新大众文艺”座谈会上表示,在如今高度流动的、复杂的社会中,素人写作有助于打破人们仅以职业身份产生联系的局限,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打开、交流,穿越社会身份的藩篱,实现相互认识和联结。由此可见,东莞的“素人写作”不仅涉及群体广泛,在这个时代也具有特殊意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东莞这座城,从素人写作这一分支可见,在“新大众文艺”的东风吹拂下,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专业、爱好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星星汇聚成银河,是一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正如《文艺报》观察文章《我是歌手,我想当作家》中所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给予所有人的共同机会:无论他是演艺明星,还是送快递的小哥,在文学这一“新大众文艺”无限广阔的场域,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敢于向前迈步,都能成为创作者,甚至产生不小的影响。
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过的每一天都算数。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在这片最好的国度,乘着时代的大船,挖掘对生活的热爱和个人专长与爱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邓紫棋和东莞素人写作者这样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斜杆者”。因为我们都是潜在的“六边形战士”,只要不“躺平”,只要愿意去发现自己,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喜获不同的“光荣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