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推动“非遗+” 融合发展成果显著
东莞+-道滘视窗 2025-04-15 15:22:21

4月11日上午,2025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市文化馆召开。会上,道滘镇凭借在2024年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斩获多个奖项,其中道滘镇文化服务中心连续七年荣获“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佳单位”称号。

此次会议对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佳单位、2024年东莞市最美非遗工作者、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的“非遗实践老师”等进行了表彰。除道滘镇文化服务中心获“十佳单位”外,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的主理人及广式喜饼代表性传承人叶建均获评“最美非遗工作者”,道滘镇中心小学王祖儿被授予“东莞非遗实践老师”。

多年来,道滘镇深耕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非遗+”融合发展,成果显著。在非遗活动开展方面,2024年全镇举办非遗活动、培训、展览及展演31场,累计吸引超45万人次参与。“元宵花月夜”“第二届粽子节”“七夕节系列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道滘镇还通过“非遗进社区”“非遗公益培训”等形式,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22场,莞草编织公益培训10场,龙舟文化主题展等展览6场,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在对外展示方面,2024年道滘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与省级以上活动12场。莞草编织技艺亮相广州时装周、大湾区艺术中心,粤曲作品《幸福列车》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提升了道滘非遗的影响力。

在校园传承上,道滘镇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24年活动覆盖多所学校,涉及粤剧曲艺、莞草编织、麒麟引凤等非遗项目,受惠学生超1.5万人次。此外,叶建均打造的佳佳美非遗探知馆成功举办22场研学游活动,累计接待参观者达2000人次;佳佳美非遗艺术空间自2024年10月开馆以来,已吸引超过1.3万人次参观,借助数字化展示等方式,让道滘非遗以更生动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道滘镇以非遗为纽带,在保护中创新、传承中突破,助力全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未来,道滘镇将继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路,让水乡文化绽放更绚丽光彩。

文字:记者 刘维佳 通讯员 袁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