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暨科技教育赋能水乡发展推进会盛大举办。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分别与水乡经济区签约,共同谋划实施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建设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全力探索科创教育“双突破”。

同一日,东莞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东莞市水乡现代化产业创新创业社区同步开启发展新征程;水乡五镇智能驾驶汽车测试运营正式启动,首条穗莞跨城保税低空物流航线成功开通;教育扩优提质领域的“两基地一联盟”也举行了揭牌仪式。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标志着东莞水乡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迈出关键一步,更展现了“市—经济区—镇”三级联动机制的创新成果。通过发挥水乡经济区的统筹机制效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水乡经济区作为广东省重点发展平台、东莞市四大战略平台之一,是全市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回顾今年2月的“东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水乡元素”,明确提出支持水乡在智慧工厂等领域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支持水乡片区建设台资经济、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等。
东莞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在水乡经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目前园区在吸引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集聚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日前启动的水乡五镇智能驾驶汽车、穗莞跨城保税低空物流航线等两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水乡五镇和穗莞两地探索“人工智能+”有何意义?近日,东莞日报走访东莞水乡经济区管委会,深入挖掘水乡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新动向、合作模式创新点以及对区域经济的深远影响。
【访谈】
核心优势: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东莞日报:东莞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在水乡经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东莞水乡经济区管委会: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是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示范项目,推动水乡乃至全市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东莞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选址于水乡河西现代化产业园,首开区已建成建筑面积41万㎡的高品质产业空间,未来将逐步带动整个河西、水乡经济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业园规划建设“一基地一中心一平台N个应用场景”的功能布局。“一基地”即已落户的百度(东莞)AI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一中心”是正在规划建设的水乡经济区智算中心;“一平台”指人工智能运营服务平台;“N个应用场景”则是在园区内构建N个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智能驾驶、低空物流、智慧工厂等应用案例,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依托已入驻的百度(东莞)AI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积极导入一批人工智能生态圈上下游合作企业。目前,基地已吸引极光智能机器人、粤牛新能源、智造未来、湾芯智造等10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涵盖人工智能图像生成、视觉驱动、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前沿技术行业领域,进一步加速了水乡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发展。

在服务集成方面,我们加快配强人工智能算力、算法集成服务。算力服务上,依托水乡已有的算力基础,首期拟建设200P算力服务,长远目标是提供1000P算力服务,为湾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算力资源和技术支持。算法技术方面,导入百度“千帆+文心+大脑”等核心大模型技术,以及中国联通、东莞市数字集团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服务团队,帮助本地公司使用基地人工智能服务,为本土制造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目前,产业园已与三恩磁业、蒙瑞电子、华盛控装备、德永佳纺织等7家市内外企业达成AI赋能合作意向,接下来将加快推动合作落实,力争打造1-2个可复制推广的人工智能赋能标杆案例。

产业园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和科创资源落地。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开通黄埔综保区与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的穗莞跨城保税低空物流配送航线示范项目,这是两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合作的首个示范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城保税低空物流项目。开园活动当天,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到东莞水乡经济区的首单低空配送跨境商品成功送达。在智慧城市领域,已开通水乡五镇智能驾驶测试运行路段,实现水乡片区智能驾驶路网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后续还将逐步开通往返市区的常态化通勤体验服务,进一步扩展智能驾驶应用范围。
引企举措:市级资源与本地政策协同发力,优惠政策与配套服务双管齐下
东莞日报:目前园区在吸引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集聚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后续还会有哪些举措?
东莞水乡经济区管委会: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创业团队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特性,我们充分发挥“市-经济区-镇”三级服务机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从注册落地、进驻办公、政策申请、业务拓展等全流程的陪伴型服务,快速解决企业困难,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快速进驻、达产见效。

我们用好用足科技、工信、政数等部门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市级支持政策,以市级资源赋能水乡人工智能发展。同时,加快出台实施水乡惠企政策,配套出台12条真金白银的水乡双创扶持措施,在技术创新、产业空间、人才引进、教育学位、住房保障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做大做强。
我们加快推动水乡未来学校、水乡中心医院一期深化改造工程、水乡河西现代产业社区(一期)等一批民生项目动工建设,努力为AI产业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配套环境。
联动成果:聚焦重点项目,三级合作机制在多领域成效显著
东莞日报:东莞水乡经济区作为广东省重点发展平台、东莞市四大战略平台之一,也是全市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水乡经济区与市科技局建立了“市-经济区-镇”三级联动合作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未来有何深化计划?
东莞水乡经济区管委会:在市科技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水乡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
赋能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助推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运营,向水乡推介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团队等资源,支持水乡举办一系列人工智能主题活动,协助水乡智算中心与高校、机构等算力消纳大户合作。
共同推动武大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落地水乡。实现了水乡经济区高水平综合科研机构“从0到1”的突破,导入武大新能源领域的科研资源、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派驻专家学者团队在水乡常驻工作。目前研究中心已与东莞理工学院、亿鑫丰、天津神力新能源、松硅新能源等一批市内外学校与企业达成技术服务合作,赋能我市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合作共建水乡首个创新创业社区。统筹河西数字产业区一二期、中铁水乡智造项目等高品质产业园区作为水乡创新创业社区,合力引进35家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新型能源智慧场景应用、“储能应用,场景先行”等主题沙龙活动。未来,社区将配套出台12条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市科技局-水乡经济区两级财政3年共安排不超过6000万元的社区专项支持资金,助力水乡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的深化计划中,我们将围绕市-经济区科技合作共建清单,共同推动水乡人工智能产业园、智算中心、双创社区、武大新能源研究中心、穗莞科技合作、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公共科研机构等10项重点科技项目落地落实。
场景探索:探索“人工智能+交通”水乡模式,开启穗莞合作新篇章
东莞日报:日前启动的水乡五镇智能驾驶汽车、穗莞跨城保税低空物流航线等两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水乡五镇和穗莞两地探索“人工智能+”有哪些意义?后续还将有哪些应用场景?
东莞水乡经济区管委会:在低空经济方面,我们推动了“广州黄埔综保区东莞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穗莞跨城低空物流配送航线”示范项目。货物通过无人机运输仅用时10分钟,相比陆地货运(约50分钟)极大压缩了时间。该航线由广州开发区、东莞水乡经济区合作打造,既是穗莞两地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首个合作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城保税无人机配送项目。

未来,我们将以这条航线为契机,持续深化穗莞合作,共同研究东江两岸在产业、文旅等方面的合作路径,推动穗莞合作取得新成果;结合水乡物流业发展需求,推动航线延伸至物流园区和企业,实现航线商业化、常态化运营;利用好这一应用场景,加快引进低空经济企业。
在智慧城市方面,我们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交通”应用场景,打通了水乡片区与中心城区智能驾驶路网,后续将逐步开通往返市区的常态化通勤体验服务,进一步扩展智能驾驶应用范围,为东莞乃至大湾区城市探索“人工智能+交通”提供了水乡模式。

在后续应用场景建设中,我们将加快推动前期签约合作项目落实,力争打造1-2个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工厂、智能车间等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