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东城·企力量④|奕东电子:实现精密电子制造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东莞+ 2025-04-14 15:24:40

【编者按】

政企同频,向新而行。在东城街道2024年总结大会上,一批深耕科技创新、勇拓先进制造的标杆企业脱颖而出,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跃升的核心引擎。本报推出《奋进东城·企力量》系列报道,走进智造车间与研发一线,倾听发展故事,为东城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奕东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内,全自动化的FPC(柔性电路板)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精密模具冲压出的铜箔基板经激光切割后,被机械臂精准送入真空压合机;AI质检系统以0.01毫米的精度扫描电路微孔,实时生成三维质量图谱。这座承载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工厂,源源不断生产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FPC/CCS,见证着中国精密电子制造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从奕东电子已披露的公开信息推算,其2024年全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再创新高。其三大业务板块——FPC、连接器及零组件、LED背光模组——在新能源汽车、AI算力服务器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近日东城街道总结大会上,奕东电子荣获民营制造业企业效益贡献奖。

每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奕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制造从技术突围到生态重构的鲜活样本。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东莞企业,以打破日本垄断的LCD端子技术为起点,在28年间逐步构建起覆盖FPC/CCS、连接器及零组件、LED背光模组三大板块的精密电子帝国。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的进阶逻辑:早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进口替代,中期依托全制程生产能力形成协同优势,如今正以全球化视野推动产业升级。

从起步到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奕东电子的核心竞争力始终锚定在技术深耕与制造创新。近200项专利技术构筑的技术壁垒背后,是每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这项持续增长的指标支撑着其在连接器、FPC/CCS、背光模组等领域的先发优势。2013年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研发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FPC,不仅开创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替代传统线束的先河,更推动企业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赛道成功跨越。

公司全球布局广泛,拥有8大生产和服务基地,旗下包括近30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覆盖中国、德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核心优势方面,奕东电子通过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协同、生产协同和销售协同能力。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技术研发、方案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链条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规模化需求。

奕东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发展战略聚焦于稳固基本盘、内延式扩张和外拓式发展。一方面,通过巩固现有客户和订单,挖掘大客户需求,增加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客户和高增长性产品品类,推进国际化布局。在资本运作层面,公司根据发展战略的需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并购和设立并购基金等手段,实现可持续的螺旋式发展。

“政企同心”让企业跑出加速度

在3月28日举行的东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奕东电子荣获民营制造业企业效益贡献奖,监事会主席花边英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奕东人深耕精密电子制造、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激励。

“在东城,我们深切感受到‘政企同心’的力量。”监事会主席花边英表示,街道推行的“链主企业培育计划”,为东城企业提供超5000万元技改补贴,助力企业发展;设立的“专精特新服务专班”,曾多次协调我们企业“东城奕东科技先进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重大项目的建设,借助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快速推进了项目投产,让“东莞效率”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底气。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调研,现场督办企业遇到的疑难问题,真正践行了“企业有呼,政府必应”的承诺。

未来,奕东电子将继续推进大客户战略,丰富产品体系,输出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向下游模组产品和成品延伸。公司计划通过产能扩张、核心技术研发、数字化管理和人才组织升级,加快全球化步伐,深化在消费电子、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医疗、AI算力、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奕东电子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创未来。

文字:记者 张喜林 图片:企业供图 编辑:李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