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手握杭州、深圳多家企业offer的熊新宇,最终选择了东莞OPPO。“这里能让我站在消费电子的最前沿。”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熊新宇坦言,东莞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是最大吸引力,加入OPPO成为了一名手机硬件工程师。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版图上,东莞曾以“世界工厂”闻名,而如今的它,正以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吸引着越来越多像熊新宇这样的名校学子扎根。如今,熊新宇已成为OPPO高级基带工程师,从杭州西湖到东莞滨海湾,这位“95后”青年的选择背后,是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东莞用产业生态、政策诚意与生活温度留住人才,而人才则用智慧与热情反哺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场“专业对口”的产业引力
2019年,手握杭州、深圳多家企业offer的熊新宇,最终选择了东莞OPPO。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重镇,东莞拥有华为、OPPO、vivo等头部企业,配套产业链完整,技术迭代迅速。熊新宇所在的硬件开发岗位,直接参与手机充电模块的研发,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被东莞的产业集群优势无限缩短。
“在东莞,上下游企业可能就在隔壁园区。”熊新宇的感慨,折射出东莞“产业强磁场”对技术人才的天然吸引力。这座城市以制造业立市,却不再依赖“流水线工人”的旧标签,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定位,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施展拳脚的舞台。
选择一座城,不仅是选择一份工作,更是选择一种生活。东莞深谙此道,从“真金白银”的补贴到“润物无声”的服务,层层政策织就留人网络。其中,东莞推出“安居乐业”大礼包:应届生可享最高10万元新引进补贴、最长15天免费住宿;创业者获500万元全额贴息贷款;青年人才公寓超4000套,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无缝衔接。“这些政策让我感受到,东莞对人才的重视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投入。”熊新宇说。

目前担任东莞市浙江大学校友会秘书长的熊新宇也会定期组织“荔枝节”“玫瑰之约”等活动,2000余名在莞校友形成互助网络,从职业资源对接到“浙二代”亲子社群,让异乡人找到归属感。
对此,熊新宇也向浙江大学的师弟师妹们发出了邀请:“在东莞工作,我可以把所学所想应用到消费电子的设计之中,打造怦然心动的手机产品;在东莞生活,我可以体验以烧鹅、荔枝为代表的地道美食,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东莞浙大校友的团结互助让我充满勇气和力量,东莞市政府的人才政策和各项补贴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正是这样一座宜居宜业的创新之城,吸引我扎根在了这里。此刻,我想邀请怀揣理想的青年才俊们,加入这场属于青春的双向奔赴。从钱塘江畔启程,在莞邑大地绽放,我在东莞等你!”

从“世界工厂”到“青春创新之城”
过去,外界对东莞的印象常停留在“工厂林立、生活单调”,但熊新宇的故事正在改写这种刻板认知。
工作之余,他常去滨海湾新区的东宝公园散步,看夕阳洒在伶仃洋的波光里;周末与校友自驾到松山湖骑行,或在同沙生态公园的湖畔露营。“东莞有1000多座公园,人均绿地面积超过国家生态市标准。”他如数家珍。从长安镇到滨海湾新区,城市界面日益现代化,图书馆、美术馆、篮球中心等文体设施与制造业同步升级,让年轻人“下班后也能诗意栖居”。
更让他坚定扎根决心的,是东莞的“未来潜力”。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已集聚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正从“制造之城”向“创新之城”跃迁。“在这里,我能触摸到中国硬科技的脉搏。”熊新宇说。

如今,熊新宇已将东莞视为“第二故乡”。“未来如果成家,我会把户口迁来,这里既有事业上升空间,也有烟火气的生活。”他的规划里,东莞不再是一个过渡的站点,而是人生的主场。
东莞与熊新宇的“双向奔赴”,是大湾区城市升级的缩影。当一座城市以产业生态留住人才的“才”,以政策诚意温暖人才的“心”,以生活品质安放人才的“梦”,便自然能打破“北上广深”的虹吸效应,在人才争夺战中赢得主动。而无数个人才引进的故事汇聚在一起,终将书写东莞从“世界工厂”到“青春创新之城”的蜕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