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与草木萌发的清香。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也是饕客们翘首以盼,寻觅那短暂而珍贵“春馔”的时节。在琳琅满目的春季限定食材中,香椿无疑是极具个性、最令人魂牵梦绕的那一位。它带着一种近乎“霸道”的异香,独步于春蔬之间,仿佛是大自然在沉寂一冬后,赠予人间的一份浓烈而鲜明的献礼。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枝”,这句古老的谚语,精准地道出了香椿赏味期的短暂。谷雨节气,是香椿品质的分水岭。谷雨之前,椿芽饱满、色泽鲜亮、质地脆嫩,其独特的香气最为浓郁纯正,仿佛凝聚了整个春天的精华。而一旦过了谷雨,香椿不仅香气锐减,口感也会变得粗糙、纤维化,甚至带上些许苦涩,失去了那份令人迷醉的韵味。品尝香椿,实则是在与春天进行一场时间的赛跑,要趁着它风华正茂之时,将其独特的滋味,深深烙印在味蕾的记忆里。

香椿,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珍馐。它不仅仅是一种蔬菜,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时令的仪式感。古人称其为“树上蔬菜”,赞其“其味芳香,能开胃,解春困”。每当看到那簇簇紫红或嫩绿的椿芽,便知春天已然浓烈,生机正在蓬勃。

从营养学的角度审视,这春日里的“第一鲜”也确实不负盛名。香椿富含蛋白质,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堪比一些豆类。它还是维生素的宝库,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A含量尤为突出。
让香椿卓尔不群、令人又爱又“恨”的,是其蕴含的挥发性芳香物质。香椿素以及其他多种硫化物、萜烯类化合物共同构成了它那复杂而极具辨识度的“异香”。这种香气,有人爱之深切,觉得是“春天本该有的味道”,浓烈、提神、开胃。中医认为,香椿性温,味苦、辛,具有健脾开胃、利湿解毒、涩肠止血的功效。其独特的香气被认为能够醒脾、提升阳气,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春日困倦等有一定改善作用。
这次为这位个性鲜明的“春日主角”寻觅到一位气质迥异却能与之和谐共舞的“伴侣”——杏鲍菇。杏鲍菇,以其肥厚如鲍鱼的菌柄得名,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食用菌。在味道上,杏鲍菇温和内敛。它没有强烈的个性香气,只有一种淡淡的、清雅的菌类鲜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杏仁味。这种平和的味觉特质,使得杏鲍菇成为一位绝佳的“协奏者”而非“独奏家”。
【食材】
新鲜香椿1小把(约150克)
杏鲍菇2根
食盐适量
芝麻香油适量
松茸鲜少许
食用油少许
【做法】
1.香椿剪掉根部较为老化、坚硬的梗端,将香椿洗净。
2.起锅烧水,淋入少许食用油,再撒入一小撮食盐。将洗净的香椿整把或分批投入沸水中。保持大火,让水在加入香椿后能迅速恢复沸腾。焯烫1分钟左右。随后捞出的香椿立即投入事先准备好的凉开水中。
2.待香椿完全冷却后,将其捞出轻轻挤压去除多余的水分。细细切碎,成细小的颗粒状。切碎的香椿会释放出更浓郁的香气,为后续的拌合做好准备。
3.杏鲍菇冲洗干净切成丝。这里的丝可以比平时炒菜的丝略粗一些,大约筷子粗细或稍粗,这样在拌匀后更能保持其独特的脆弹口感,与切碎的香椿形成有趣的口感对比。
4.杏鲍菇焯水,需要注意的是焯烫过香椿的水因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不宜再用。杏鲍菇焯水的时间相对香椿要长一些,大约需要2~3分钟。
4.将之前切碎并挤干水分的香椿末,倒入盛有杏鲍菇丝的盆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少许提鲜的松茸鲜,以及芝麻香油。
5.戴上一次性食品手套,直接下手进行拌合。用手抓匀,同时可以伴随轻柔的“搓一搓”的动作。稍作整理,就可以优雅地摆盘上桌了。
【小贴士】
如果一次购买的香椿较多,无法立即吃完,最佳的保存方法是将所有香椿焯水(一分钟)、过凉、挤干水分。然后,根据每次的食用量,分成小份,用保鲜膜紧密包裹(或装入密封保鲜袋),排除空气,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这样处理后,可以保存数月之久。需要食用时,取出自然解冻或用微波炉低功率解冻即可,并能保留大部分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