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打卡点”已上新,你尝鲜了吗→
深圳发布 2025-04-09 11:34:17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消息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的城市观光体验
今年截至目前
深圳交通部门已分两批次在全市设置
共17处“城市打卡拍照区”
进一步挖掘道路空间的文旅价值
让市民游客在路途中就能邂逅城市之美

 

“城市打卡点”

引来市民游客尝鲜点赞

 

图片

 

据介绍,今年2月,首批“城市打卡拍照区”在后海大桥和望海路试点亮相。后海大桥打卡区以“湾区天际线”为主题,市民可在此拍摄人才公园生态绿廊与后海金融总部建筑群构成的立体画卷;望海路打卡区则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设计理念,通过沿河花带与碧水清波营造诗意空间。

 

图片

坪山大道碧岭天桥打卡点。

 

图片

位于盐田区海翠路的城市打卡拍照区。

 

两个点位均通过蓝色地面标线划定专属拍照区,配套设立“深圳打卡点”立体标识,在帮助市民快速定位目标地点的同时,也可引导市民在指定范围内拍照活动,减少对交通和行人的干扰。打卡点标识设计有圆形嵌地和附着式两种样式,采用黄铜材质,内圈附带相机图案和深圳打卡点中英双语字样。

 

首批城市打卡点推出后,市民游客纷纷前去“踩点”,引发一众赞叹。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留言留影,“这个打卡点真是绝,随手一拍都是美图!”“走在路上,轻松捕捉城市的美,生活中多了更多小确幸。”

 

交通“微改造”

赋能城市文旅体验升级

 

在首批试点成功基础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于近期上新了第二批15处城市打卡拍照区,同样通过蓝色地面标线划定专属区域,并配套设立“深圳打卡点”立体标识,帮助市民快速定位目标位置。

 

图片

龙岗红立方天桥打卡点。 

 

这些打卡点位如同一支多彩万花筒,折射出深圳不同的侧面:甘坑古镇观景点将客家碉楼与文旅小镇叠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解放路文和友的霓虹灯牌重现市井烟火,与百米外的地王大厦形成魔幻拼贴;在深南大道与红岭中路交会处,邓小平画像与现代化楼宇构成的“时空对话”场景,让城市地标成为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注脚;留仙大道“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墙,更成为千万奋斗者的精神地标……

 

图片

 

图片

 

“近期推出的城市打卡拍照区,将市政道路转化为文旅体验场景,是深圳对交通设施赋能文旅这一创新模式的探索。”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千园之城”,深圳从不缺少山海胜景,交通部门通过挖掘道路空间的文旅价值,持续尝试在城市肌理中寻找诗意——通过地面绘线、景观装置等“微改造”,在市政道路空间打造15分钟可达的“城市微景点”。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做好打卡点推广宣传工作,将城市交通动脉打造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流动秀场”。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戴晓蓉 刘羽洁
编辑:刘嘉雯 钟汝芳
审读:黄淳 马丹 曹淇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