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东莞制造”打造“智慧农业”
东莞+ 2025-04-08 22:12:23

巧用大数据,精准投放无人售餐机;借助AI算法与机器视觉,实现农产品分拣智能化……4月7日-8日,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以下简称“三博会”)媒体团深入东莞调研。全国20多家媒体记者走进沙拉食刻、圈子你我、好助手等东莞食品科技企业,实地感受AI技术如何从生产端到销售端赋能智慧农业产业链。在即将到来的“三博会”上,众多参展企业将集中展示“AI+智慧农业”的创新成果,为行业发展树立全新标杆。

投放精准化,大幅度降低餐食损耗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的无人售餐机实现了精准投放,餐食损耗率降低到0.6%。”沙拉食刻(广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沙拉食刻”)副总经理何永庆谈起食品行业的发展,对数据驱动赋能充满信心。

“沙拉食刻”位于东莞道滘镇的摩尔顿大健康产业园。记者走进智能化中央工厂,身着食品工作服的员工在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打包汤类产品,旁边的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

“我们的餐食在智能化中央工厂的低温环境中生产,通过冷链车运输,到无人售餐机冷藏保鲜,鲜食保质期为48小时。”何永庆表示,“沙拉食刻”与腾讯展开深度合作后,能够更精准地把控鲜食产品的销售情况。

借助大数据,“沙拉食刻”实现了无人售餐机的精准投放。目前,这款无人售餐机已在写字楼布局近2000台,有100万多人品尝了新鲜沙拉。“以写字楼的人数、年龄、男女比例和口味偏好等信息作为点位布局的依据,实现点位布局智能化。”何永庆告诉记者,通过大模型,可以实时记录并深度处理销售数据,目前已成功将餐食平均浪费率降低至1%左右。

“鲜食餐不同于预制菜,销售时间有限,而且从烹制到打包、运输及销售均控制在0-5摄氏度。”何永庆还表示,目前根据大数据进行配餐,投放无人售餐机一般只配70%的量,餐盒一旦超过48小时,就会在当天四五点开始打折出售,以保证鲜食餐的新鲜和安全。

加工自动化,打造安全的“智能车间”

在预制菜与农产品深加工快速发展的当下,食材加工自动化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口。

对此,东莞市好助手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助手机械”)董事长邬恒宣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在东莞食博会斩获了近200万元的订单。”今年,好助手机械还开发了莴笋脱皮机、土豆削皮机、切大丁机(芋头)、水果视觉检测分选机等新产品,将亮相“三博会”,助力更多食品企业智能化。

在企业的演示车间,记者看到,莴笋脱皮机、土豆削皮机1小时处理2吨食材;斜切机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刀刃角度,可精准切出1毫米薄片;而“无限长切”设备突破行业6厘米限制,满足市场对药材、特殊食材方面的切割需求。

“食品机械细分领域多达数百种,唯有深耕才能突围。”邬恒宣认为,只有加大研发投入,才能推陈出新。好助手机械还开发了AI视觉水果分选机,通过图像识别检测虫害、甜度与水分,瑕疵品剔除率达100%,目前已应用于大型商超。

从单台净菜设备,到组合成完整生产线,为了降低食品污染的风险,好助手机械致力于打造“智能工厂”。“未来,食品工厂就像无人商店一样,从进料到成品全程‘零接触’。”邬恒宣对智能机械赋能食品行业、减轻人工压力充满信心。

营销数字化:打通食品企业产销堵点

农产品“不会说话”,AI来负责内容生产。

在圈子你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圈子智能”),一股智能科技感扑面而来。

“圈子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可以在田间精准采集土壤成分、温度、湿度等相关数据,通过预设参数,控制施肥设施。在生产线上,通过大模型训练,借助AI算法与机器视觉,实现农产品分拣智能化,高效剔除不良产品,保障农产品品质。

“我们的数字人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带货,并突破语言限制,实现品牌出海。”“圈子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国华告诉记者:“AI数字人通过大模型技术和直播矩阵技术,帮助各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推动农业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迈进。”

在此次“三博会”上,“圈子智能”将现场展示具有迎宾、导览、配送、直播等功能的13款机器人。张国华认为,借助AI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轻松解决“内容产能低、营销门槛高、跨境难度大”三大难题,帮助更多食品企业解决堵点,助力东莞食品出彩出圈。

文字:周桂清 图片:张伊琳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