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人观看!莞邑青年解码理论宣讲新范式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5-04-08 10:53:47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4月2日,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逐梦青春 ‘志’绘未来——2025年在莞高校专场宣讲暨莞邑青年宣讲大赛”,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一号演播厅进行了决赛,16组选手现场展开激烈比拼,角逐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

选手亮相.jpg

决赛名次

一等奖

姚书灵、黄颖珊、杨泓哲

(东莞城市学院

吴甜甜

广州新华学院

一等奖.jpg

二等奖

董忆欣

广东医科大学

陈灿宇

东莞理工学院

胡颖熙

广东科技学院

胥绮雯、欧阳健怡、尤努斯·玉苏甫

广东医科大学

苏维恩、李慧雯

东莞理工学院

二等奖.jpg

三等奖

徐雅静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黄晓聪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阿依波塔•赛里白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杨涵滢

广东科技学院

黄文诗

东莞城市学院

戴佳蕾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陈琴琴

广州新华学院

林旭明、张璠、曾松盛、张钊源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何卫莹、安昭豫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三等奖.jpg

青春,是生命中最璀璨的篇章,在逐梦的道路上,每一位青年都是勇敢的追光者。在一声声理论宣讲中,在一个个故事演绎中,莞邑青年一笔笔勾勒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美好蓝图。

选手合影.jpg

一声到 一生到

“大学生活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的?对我而言,大学生活的起点是从军训场上那声响亮的‘到开始的。”东莞城市学院姚书灵作为主讲人,先后引出了两位同学——黄颖珊、杨泓哲的军旅故事。2015年,黄颖珊毅然响应国家征兵号召,成为了西藏军区某部队的卫生员,在边关扎根八年。杨泓哲,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2023年光荣退伍后,在家门口抢救了一名交通事故的伤者。

在东莞城市学院,像黄颖珊、杨泓哲这样的退伍学生有286名,无论是应征入伍的“先锋队”,还是回归校园后服务社会的“排头兵”,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1.jpg

以青春之力 托举“银龄”之梦

广州新华学院吴甜甜是护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她和同学们深入社区,累计为1000多位老人提供健康服务,收集有效调研数据300余份;他们将调研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数据,已经成功应用于省级百万课题“虚拟养老平台”的构建。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老年护理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响应了社会对于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求,推动养老事业的智慧化和现代化发展。

2.jpg

到西部,助乡村,看中国!

广东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董忆欣,是学校“暖风中国”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于2024年暑假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夺多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见证了少数民族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变,这是一项需要通过国家力量持续推动的民生工程。董忆欣暗暗立下誓言,要牢记“兴医强医,守护健康”的责任使命,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队伍,躬耕祖国西部的建设。

3.jpg

乘时代之风这“young”拼

东莞理工学院的陈灿宇拥有一个科研梦,他加入了学校创新创业团队“见力”团队,一个致力于用科技赋能体育的团队,一群不服输的年轻人,研发了小巧如充电宝的锻炼设备,开辟校企对接快车道,一同解决滨海湾新区建设过程中沿海地区淤泥质软土地基改善问题。他们要用“实验室灯光永不熄灭”的执着,让世界见证中国智造,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4.jpg

职教青年——从“技能将”到“世界冠军”的追光之路

广东科技学院的胡颖熙,是一名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她以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李阳为榜样,从他手中的精密零件中,看到职教青年用0.01毫米精度凿开的天际线。从进入广东科技学院学习至今,她共参加了20余次比赛,和老师、同学一起斩获了省、市等多个奖项。

胡颖熙只是东莞众多职校生的一个代表,东莞的 “产教融合”模式,让东莞职校生的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更孵化出37个学生创业团队。真正做到让技能应用到实际,让年轻人用技能为社会,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5.jpg

莞邑青年梦 生根 发芽!

广东医科大学的胥绮雯,欧阳健怡,尤努斯·玉苏甫,是来自湖北、广东和新疆三个不同地方的学生,他们一起讲述了东莞“好医生”李瑞金的故事。这位扎根急诊科32年的医生,参与筹建东莞市第一家120急救驿站,带领全科人员逐步健全完善的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三名年轻的医学生受此影响,喊出“留在东莞、扎根东莞、为东莞卫生事业发展奉献自身力量”的宣言!

6.jpg

青春抉择,共赴时代征程

这是一个双人宣讲,李慧雯,一个曾经一紧张就说话磕巴的师范生;苏维恩,一个因沉迷实验,而被戏称为“实验室宅女”的科研疯子。两个来自东莞理工学院却性格迥异的女孩子,讲述了各自在不同领域,助力乡村振兴、勇探科技之路的故事。在一文一理的思辨之中,两人被对方以及团队成员的努力和成绩打动,最终惺惺相惜,携手以青春之名共赴“强国之约”。

微信图片_20250407111315.jpg

从东莞到粤西-莞邑学子在乡村振兴中奉献青春力量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徐雅静,是一名校园电商主播,因为东莞市的直播助农比赛,而加入了学校的乡村振兴的队伍,在寒暑假期,跟随东莞高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粤西地区进行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徐雅静也收到了村民的夸赞和感谢,也坚定了她要将志愿服务的精神传播到每个角落的决心。

8.jpg

迷彩青春,我的强国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黄晓聪,是一名退役军人。2021年安徽抗洪,黄晓聪和战友用身躯筑起防线,两年后他光荣退伍,回归校园,于2024年获得了“快递产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和“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发起“青春合伙人”朋辈赋能项目,组织 “青春伙伴” 1+1 成长计划、朋辈赋能“圆梦站”等活动。黄晓聪一直用实践证明,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

9.jpg

跨粤山海 筑梦路上无问西东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阿依波塔·赛里白克,是一名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女孩,为了让天山夏牧场的桥更高更坚固,她来到了东莞求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克服了语言、饮食习惯等困难,不仅掌握了BIM技术、绿色建筑设计等先进理念,还通过参与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积极投入到茶山镇南社古村街道设计等实践,让她看到了新疆城乡建设的更多可能性,并立志将所学的建筑专业知识带回新疆,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事业。

10.jpg

在东莞 我们这样焊接梦想

广东科技学院的杨涵滢,在迷茫期间,在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一本塞在角落边的《郑小琼诗选》,她被郑小琼的故事和诗歌所感动,“光线将压在我的背上,而我将驮着它们远行”,她明白了,要将梦想化成光线,就要温暖自己,于是她参加了志愿服务队,让梦想融入社会服务中,让生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11.jpg

弘扬工匠精神 书写青春华章

1944年,日军多次发动大扫荡,东纵战士们将沉重的印刷机拆卸、包裹,再牢牢捆扎,通过肩挑背扛将印刷机转移到安全地域。

21世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王浩教授团队研发的“纳米三维轮廓仪”精度达到惊人的0.1纳米,相当于在100米长的跑道上测量出一根头发丝的偏差!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国产芯片的检测,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东莞城市学院的宣讲员黄文诗以这两个故事,激励同龄人,真正的工匠精神是把每个平凡岗位都当成历史战场,把每个细微工作都做成时代坐标。

12.jpg

逐光之路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戴佳蕾的专业是电子商务,她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以电商为笔,以农产品为墨,让湛江老家的农产品能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全国千家万户,她怀揣着梦想来东莞求学,在“123上链接”的口号中一步步成长,还与同学一起夺得广东直播电商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谈到未来,她希望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做一名新农人,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镌刻下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13.jpg

青春潮涌莞邑 梦想绽放岭南

广州新华学院的陈琴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12米高的拉,就开始深入研究潮玩文化。2023年暑期,她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带领团队奔赴南雄乌迳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成功设计出三个独具特色的乌迳镇潮玩IP形象,为当地红色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获得了多项殊荣。在东莞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陈琴琴看到了青春的无限可能,立志做一个地方发展的“深耕者”。

14.jpg

素笺承忠志 青春践壮志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林旭明、张璠、曾松盛、张钊源四位同学用情景演绎的方式,进行了创新式的宣讲。通过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事、大学生志愿者马洁俐的故事,激励当代大学生遵循革命先辈的足迹,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青春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407110921.jpg

15(2).jpg

15(3).jpg

白大褂的三重奏:祖辈坚守·青年接力·全会指引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何卫莹、安昭豫两位同学,通过分享自身的学习成长的故事,发出铮铮誓言,希望能像长辈们一样,用自己的所学为患者带来希望,用青春的热血和智慧,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16.jpg

青春的故事,总是令人激情澎湃,这些莞邑学子的宣讲中,有人扎根西部,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有人身披戎装,用热血诠释责任担当;有人坚守匠心,追光“世界冠军”……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强国有我”最生动的注解!

再次恭喜各位获奖选手,愿每位青年以宣讲为火种,成为燎原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