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制《会员企业精益生产宝典》,“手把手”教学模式提升企业实操技能;按行政区域设立3个“益友社”学习小组,为100余家团体会员解疑答惑;以赛促创,连续多年举办技能竞赛,持续推进工业工程与精益生产在东莞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无论是显著的效率提升,还是潜移默化的管理革新,这一系列的变化正是东莞市精益生产研究会以深化精益生产管理、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
▲东莞市精益生产研究会“东部益友社”启动大会
党建引领锻造科技社团“红色引擎”
东莞市精益生产研究会于2017年10月正式成立,在市科协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国家级、省级协会的指导下,现发展个人会员16名,单位会员112个。研究会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自2020年成立党支部以来,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联系企业实际,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会员企业帮扶行动、公益志愿活动等工作的开展,把党建工作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党建与研究会工作相融合,形成了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发展的局面。
在组织结构上,研究会设立了秘书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其中3名同志有10年以上精益生产实践与推广经验;成立了兼职顾问团队,由6名具有15年以上品质、生产、工程技术、仓库物流、研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经验的老师组成;建立了专家智库,拥有专业顾问25名,分别来自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及一汽、格力、霍尼韦尔等知名企业,为会员企业提供全面的精益生产培训、咨询和辅导等服务。
多措并举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智囊团",研究会以平台搭建与赛事创新双轮驱动,持续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服务网络,研究会为百余家会员企业打造了资源互通、智慧共享的生态圈。线上组建精益专家交流群实现即时答疑,线下设立三大区域"益友社"促进深度互动;每年实地走访指导会员企业2次,建立会员成长档案,以数据化追踪服务成效。五年来,通过建立三级精益生产体系、编制《会员企业精益生产宝典》,累计培育458名工业工程师,每年创造改善效益逾5000万元。
▲参与2020年度广东地区工业工程师系列培训
以赛促创激发产业活力,研究会精心培育两大品牌活动形成强力磁场。自2017年开始连续多年举办"东莞精益智造高峰论坛"和"东莞市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构筑起产学研融合的创新高地。每月开展标杆游学、精益讲堂等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交流平台。作为华南地区工业工程师认证枢纽,研究会已承办两届国家级研讨会,推动700余位业界精英智慧碰撞。
▲第十九届全国工业工程应用与推广及人才培养研讨会
在知识传播领域,研究会创新打造"开卷有益"等融媒体矩阵,发布专业文章80篇、视频84条,精准触达10万+受众,让精益理念如春风化雨浸润企业。未来,该会将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服务体系,以更专业的姿态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本项目为东莞专项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