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AI赋能教育!东莞教育名家大讲堂开讲
东莞+ 2025-03-31 20:25:09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教育生态。如何让AI技术服务于教学提质、助力师生成长,是新时代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331日,第二十六期教育名家大讲堂在东莞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本次大讲堂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进一步深化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推动东莞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更深入地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变革创新

专题讲座上,汪琼教授深入阐释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正在对整个教育生态产生的深刻影响,既展现了AI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可能性边界,如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精准适配、教育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虚拟现实教学场景的构建等前沿方向,又始终紧扣教育本质,强调技术与人本价值的有机融合。

“技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需要警觉技术带来的变化。”汪琼教授指出,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深刻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以及沟通方式,甚至对人类的情感、大脑结构和记忆能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创新体验。比如,AI可以作为创意工具,能够生成教学资源、激发创意活动灵感、制作数字人教学视频等,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双重优化,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课程。

“智能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教育教学的转变,推动着教育领域的深度变革。”汪琼教授还展示了同一任务在五次不同提示词下的结果差异,引导学生评估AI作品的质量及优化提示词。她表示,学生与AI大模型的对话互动,应是一个自我反思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机制的深刻理解,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探究。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AI正在成为教与学的伙伴,而不只是效率工具。”汪琼表示,AI发展是颠覆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抱变化,积极探索,变革创新,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在聆听讲座过程中,与会人员边听边记,认真思考“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汪琼教授的报告以极具前瞻性的视野和系统性的框架,深刻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变革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表示,汪琼教授通过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呈现了智能教育工具如何重构师生互动模式、优化教学决策过程,同时以批判性思维剖析了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隐忧与应对策略。

东莞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探索创新应用成果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中提到,要促进人工智能与生产制造、消费终端、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深度融合。

当前,东莞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专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精神,市委书记韦皓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2025年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韦皓提出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今年,市政府出台一号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改革与创新浪潮中,东莞教育始终保持高度的前瞻性,今年将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广阔前景。今年以来,东莞多个镇街、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新样态,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果。

比如,松山湖未来学校上线“问学”平台并接入DeepSeek,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开发全国首个中职院校自主AI平台“问信”,长安实验中学采用私有化部署方式搭建“通用大脑”和“小脑”个性模块,黄草朗小学利用“宾果机器人”做课堂助教,沙田、莞城、塘厦、东城、虎门、大朗、厚街、南城等镇街以及市直属学校相继组织“AI赋能教育”专题培训和研讨,积极打造本地“AI教育领航团”。

上述镇街、学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理论认知的突破、实践路径的突破、协同生态的突破,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不仅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更是东莞“人工智能+教育”战略的生动缩影,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融入人工智能新赛道,为教育强市建设塑造新优势

“各镇街、各学校都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快速融入人工智能新赛道,为教育强市建设塑造新优势。”专题讲座结束后,叶淦奎对全市“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叶淦奎强调,一方面,要抢抓新赛道、新机遇,认真贯彻《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教育强省建设意见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部署要求,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强市建设重要内容,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加强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启智、润心,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牢基本功。

同时,各镇各校都要兼顾不同层次管理者和教师群体的需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课、校本课程等方式,年内实现全覆盖培训,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趋势,正确使用智能工具,更好拥抱和善加利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开启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叶淦奎要求,要勇于改革创新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要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积极接入东莞本土优质资源。要深入推进科学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数字化开辟科学教育新赛道、塑造科学教育新优势。各镇各校要积极探索场景应用,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进一步推动平台资源的常态化、规模化应用,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临近清明假期,叶淦奎还强调,要严格遵守办学规范,巩固阳光招生成果;继续抓好“校园餐”等专项整治工作;抓好清明期间安全稳定工作。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记者 李梦颖 编辑:段利华